爸爸这个人真是很厉害呢,百忙之中,抽空解决了特教班的事情。

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他在师大附小那边搞了一些特殊名额,不用到学校上课,但每个学期都要参加期末考试。

主要是校长被爸爸说服了,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搞学术论文,帮几个老师冲击特级教师资格。

论文主题就是小班教育的探索和试点研究。

这么一来,至少要有二三十个学生参加课题研究,附小那边搞个A班,再在梅家别墅这边搞个B班。

因为B班都是老板家的孩子,最好的老师资源肯定是往这边堆啊。

校长自己也在B班塞了两个名额。

一个是省厅领导的侄子,孩子的父亲是体制内的选调生,宁大硕士学历,目前正在地方担任副县长,没有时间管孩子;

另一个是校长亲戚家的孩子,据说是很聪明,父母也是做生意的老板。

几天后,宋玠拿到这两个孩子的名单时,差点当场晕过去。

领导的侄子,他并不了解,但师大附小荀校长亲戚家的那个孩子,他真是太熟悉了。

宁州有四大顶尖高中,东华高中和外国语高中每年都能考上四五个清北,师大附中则是每年能考中一两个。

宋玠上高二那一年,附中爆发了一下,当年出了两个清北的竞赛生,还有两个学生是正常考中清北,其中一个是市里的理科状元荀骏。

因为这个姓氏很难遇见,宋玠对这个同学的印象挺深刻,确实人如其名。

长得高,样貌不错,成绩还极其恐怖,明明是理科状元,语文、外语和历史成绩也非常强势。

宋玠看到新生名单时,恨不得弄死附小的荀校长。

吗的。

这是嫌他的压力还不够大吗?

晚上,宋玠找到爸爸宋海明仔细打听一番,才知道人家还是宁州本地的书香门第,爷爷是宁州理工大学的教授,父亲是宁大自动化专业的博士后,正在搞数控系统的产研合作。

“爸爸,这么搞下去是要出大事的。”宋玠原本以为爸爸是想让他小时候像贾宝玉一样快乐,此时不免有些抱怨。

纯粹硬拼的话,他也是不怕的,但他身边还有四个青梅竹马的校花要照顾啊。

太拖后腿了。

宋海明也非常唏嘘,道:“介介,你的运气有点夸张啊,这么小就能与校花学霸一起成长。”

宋玠翻个白眼,吐槽道:“这么拼下去,我可就顾不上身边的校花了。”

毕竟有求于儿子,还要指望儿子帮忙装比,宋海明积极谋划道:“这样吧,爸爸和谢玲玲老师商量一下,让她平时专门负责给女学生补课,分担你的压力。”

宋玠稍稍松口气,一起分析道:“主要是夏青媚的压力有点大,至于姚瑶和周家姐妹俩,她们这样的女孩子,以后当然是要走舞蹈生的路线啊。”

宋海明默默无语地瞅了儿子一眼,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事。

下流!

父子之间,有些事情也不太好挑明。

男人嘛,反正心里都懂!

宋海明略微想一下,果断避开这个话题,提醒儿子道:“介介,咱们还有主场优势和科学成长优势!”

主场优势是很好理解的。

既然师大附小的特教B班是安排在梅家别墅和海康体育馆,宋玠肯定有主场作战的大优势,所有人手都可以自由调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