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学士摆了摆手,脸上满是不以为然:“你呀,就是太谨慎。言皇贵妃封后,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她在后宫多年,德行有口皆碑,如今封后,能有什么差错?”

言太师微微摇头,目光望向殿外的天空,若有所思:“秦兄,这后宫与朝堂,向来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言家虽蒙皇恩,但位高权重,难免遭人嫉恨。瑶佳封后,不知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往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太平。”

秦大学士听了,神色微微一凛,收起了脸上的笑意,认真道:“你这么一说,倒也在理。只是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时,王德福又提高了音量:“再有,朕之皇次子,聪慧过人,仁厚善良,自小熟读经史,心怀天下。历经此番变故,其坚毅果敢,颇有帝王之姿。朕深思熟虑,决定于皇贵妃封后大典结束之后,正式立皇次子为储君,以定社稷之基,安天下民心。”

此语一出,朝堂之上又炸开了锅。

“这二皇子立储,可真是众望所归啊!” 吏部尚书季大人满脸笑意,率先发声,他与言家向来交好,深知二皇子聪慧,将来定能成大器,如今这结果,正合他意:“日后在二皇子的治理下,我朝定能更加昌盛。”

“季大人所言极是。” 礼部侍郎苏大人也连忙附和:“二皇子才学出众,品行端正,又经历了此番谋反动荡的磨砺,心智愈发成熟,确实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然而,兵部尚书周大人却皱着眉头,一脸担忧:“虽说二皇子的确优秀,但立储之事,关乎国家根本,如此仓促决定,是否妥当?我朝还有其他皇子,他们也各有所长,就不再考虑一二了?”

几位大臣纷纷点头,小声议论起来。

“周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 杨昭站出来反驳:“二皇子在此次宫变中,他能临危不惧,足以证明他有担当大任的能力。况且,皇上圣明,做出此决定,必定是深思熟虑过的。”

“吾皇圣明,太子殿下聪慧仁厚,必能继承大统,开创盛世!” 武国公率先跪地高呼,紧接着,群臣齐呼。

皇上微笑颔首,示意群臣平身。

下朝后,皇上换了身常服,踏入毓秀宫,身后的太监宫女们皆屏气敛息,安静地候在殿外。

“皇上驾到 ——” 随着一声尖细的通报声,淑妃柳眉轻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起身,带着一众宫女跪地相迎:“臣妾恭迎皇上圣驾,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微微抬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淑妃免礼,今日朕闲来无事,特来与你叙叙话。”

淑妃浅笑,亲自为皇上奉上一盏香茗,茶香袅袅升腾,为这略显沉闷的宫殿添了几分温馨。

“皇上日理万机,还挂念着臣妾,臣妾实在感动。” 淑妃声音轻柔,一如她的长相。

皇上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此次宫变,淑妃护佑皇嗣,功不可没。朕今日来,便是要论功行赏。”

淑妃微微垂首:“臣妾不过是尽了本分,不敢居功。保护皇嗣,乃是臣妾作为后宫妃嫔的职责所在。”

皇上看着淑妃谦逊的模样,眼中满是赞赏:“淑妃不必过谦,你的功绩,朕都看在眼里。如今你已是四妃之一,位份尊贵,朕思量再三,决定赐你封号‘宁’,晋你为贵妃,为四妃之首,往后便称宁贵妃。”

“皇上如此厚爱,臣妾感激涕零。臣妾定当不负皇上所望,恪守本分,为后宫安宁尽心尽力。”

皇上伸手扶起淑妃,语重心长地说:“这后宫之事,向来繁琐,有你帮着皇贵妃协理,朕便能安心处理朝政。不过贵妃典仪时间仓促,朕怕到时难念简便,年底还是皇贵妃的封后大典,礼部和宫内司人手有限,若是有什么不满,等日后朕再补偿你。”

“皇上能如此挂念臣妾,臣妾已是心满意足。贵妃典仪简便些无妨,皇贵妃封后乃国之大典,理应倾尽全力筹备,臣妾怎会有不满。只要能为皇上分忧,为后宫安稳出力,臣妾做什么都甘愿。”

皇上看着淑妃懂事的模样,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淑妃深明大义,朕很是欣慰。待封后大典结束,朕定会好好补偿你。”

淑妃轻轻福身,柔声道:“臣妾谢过皇上的美意。只是这册封仪式,终究只是形式,臣妾更在意的,是能实实在在地为皇上、为后宫做些事情。”

皇上感慨道:“往后这后宫,还得靠你和皇贵妃多多费心。”

“皇上放心,臣妾定会与皇贵妃齐心协力,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淑妃眼中透着坚定,语气笃定。

随后,皇上又叮嘱了几句,便起身准备离开。

淑妃送至宫门,目送皇上的身影远去,才缓缓转身回殿。

回到殿内,素文素雅赶忙迎上来,素文一脸兴奋地说:“娘娘,您晋封宁贵妃,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虽说典仪可能会简单些,但这也是皇上对您的恩宠!家里老爷夫人知道了定要高兴极了!”

素雅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娘娘,老爷夫人要是知道您封了宁贵妃,肯定高兴得不得了。说不定还会派人进宫来贺喜呢。”

淑妃微微摇头,神色间闪过一丝忧虑:“家中若派人进宫,切不可张扬。如今这宫里局势微妙,皇贵妃即将封后,二皇子又要被立为储君,各方势力都在暗自较劲。咱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荣耀,给家里招来麻烦。”

“娘娘深谋远虑,奴婢们记下了。” 素文和素雅齐声应道。

淑妃抬手轻轻理了理鬓边的发丝,眼中满是柔和与欣慰,却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凝重。

“大皇子和大公主还是闷在屋子里不肯出去吗?”淑妃问道。

素雅有些为难的说道:“大公主还好一些,郑嫔死后哭了七八日,这两日人看着好些了,也能吃得下一些汤粥,只不过不肯出门。可大皇子虽然不哭不闹,但除了喝些水,什么也不肯吃,也不让人伺候,快五天没有沐浴更衣了,奴婢们也不敢逼迫大皇子。”

淑妃闻言,眉头蹙得更紧了:“他这般颓废,本宫平日教导他的一点也没记得,就算是伤心也不该这么损害自己的身体,去太医院叫太医来给他看看,身子别出什么问题。”

素文素雅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素雅硬着头皮提醒道:“娘娘,大皇子现在不听奴婢们的话,恐怕不是奴婢们几句话就能管用的。”

淑妃叹了口气:“那你们先别去烦扰大皇子,他不吃就多换着花样做,再把这件事告诉皇贵妃,看看皇贵妃那边有什么办法。”

“是,奴婢这就吩咐小厨房,做些清淡些的食物送过去。”

素文领命后,匆匆朝着小厨房走去。

踏入小厨房,里头热气腾腾,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素文姑娘,今儿个是要点什么膳?” 掌勺的李厨娘热情地迎上来,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

“李厨娘,快些做些清淡的吃食,像蔬菜羹、百合粥,再做一碟精致的小点心,务必做得精细些,是给大皇子送去的。” 素文神色焦急,语速很快。

李厨娘听闻是给大皇子准备膳食,脸上的笑容瞬间收起,换上了一副严肃认真的神情:“放心,我一定使出浑身解数,把这几样做得色香味俱全。”

说罢,李厨娘迅速转身,熟练地拿起食材,开始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厨房里便响起了切菜、烹煮的声音。

另一边,素雅则前往皇贵妃的昭阳宫。

来到昭阳宫前,素雅向守门的侍卫道:“烦请通禀一声,淑妃娘娘宫里的素雅求见皇贵妃娘娘,有要事相告。”

素雅踏入殿内,只见皇贵妃言瑶佳正坐在榻上,不知在看着手里什么东西,脸色古怪。

她连忙跪地行礼:“奴婢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言瑶佳放下手里的东西,目光温和地看向素雅:“起来吧,可是淑妃那边有什么事?”

素雅站起身,将大皇子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皇贵妃。

皇贵妃听完,眼中满是担忧:“这孩子,没想到郑嫔的事对他打击这么大。你回去告诉淑妃,让她别太着急,本宫这就去看看大皇子。”

“是,奴婢这就回去复命。” 素雅再次行礼,退了出去。

而在大皇子的宫殿内,他正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

几日未曾打理的头发略显凌乱,身上的衣物也有些褶皱。

他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耳不闻,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着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