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退兵后,汴京城终于逐渐恢复了平静。
初春的晨雾在街市上弥漫,随着太阳逐渐升起,淡淡的雾气被金色的阳光驱散,露出古老城池的轮廓。
街市的喧嚣声慢慢回荡在空中,宛如一首久违的乐曲,重新奏响在这座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古城。
行人熙熙攘攘,商贩们用沙哑的嗓音吆喝着叫卖,一派繁华的景象让人仿佛忘却了战争带来的创伤。
汴京城内,皇宫高大的红墙在晨曦中泛着金光。
宫殿的屋檐上还残留着昨夜的露水,滴落在地上,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宋钦宗赵桓身着龙袍,坐在皇宫大殿的龙椅之上,凝视着远方。
“李纲!”赵桓突然开口。
李纲迅速上前,跪地拱手,面容严肃而沉稳。
他的身姿挺拔,眼神中透出坚定不移的决心,犹如磐石般沉着冷静:“臣在。”
赵桓的目光缓缓移向李纲,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与信任,语气中更添了一分皇者的威严与命令:“朕命你速去镇江,接太上皇返回汴京。”
李纲的头微微低垂,恭敬地答道:“遵旨。”
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似乎在向皇帝传达着一份坚定的承诺。
李纲接旨离去。
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宫殿那厚重的朱红大门后,只留下那声沉稳的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宫墙之间。
汴京城外,马蹄声起,尘土飞扬。
李纲率领一队精兵疾驰向镇江。
一路上,江南的春景次第展开,柳条轻拂,桃花点点。
但他的目光始终坚定,未曾为眼前的美景所分心。
十数日后,李纲抵达了镇江。
此时的镇江,和经历了战火洗礼的汴京截然不同,一派悠然安逸的景象。
镇江的官员,耗费巨资,为太上皇营造了豪华的行宫别墅。
临江的行宫在晨光下显得庄严而豪华,青砖红瓦的建筑掩映在翠绿的树林中,宛若一片世外桃源。
宋徽宗赵佶此刻正居于临江行宫之中,身披华丽的绸缎长袍,坐在庭院中悠闲地品茶。
他的姿态从容,眼角眉梢流露出几分愉悦,仿佛对北方的战事毫无挂心。
行宫内,赵佶的六位宠臣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正围坐在他身旁。
他们个个衣着鲜亮,珠光宝气,在阳光的照射下,衣服上的金线仿佛在发光。
他们彼此附和,满脸堆笑,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李纲被侍从引入行宫内面见太上皇。
“太上皇,钦宗陛下特派臣前来,接您返回京城。”
李纲恭敬地跪拜行礼。
赵佶目光停留在李纲的身上,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淡淡的威严,微微点头:“辛苦你了,李卿。”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依仗太上皇圣明,金贼退却,国泰民安,真乃千古一帝啊!”蔡京第一个上前,他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脸上堆满了褶皱的老脸仿佛都因这句话而生动起来。
他深深地弯下腰,几乎要与地面平行,双手紧贴在身侧,做出一副极为恭顺的姿态。他的声音中透着一种微微颤抖的敬畏与狂热,语气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赵佶的崇拜与奉承。
他说完,还抬起头偷偷地瞟了一眼赵佶的表情,见对方似乎略显满意,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恭敬地又低下头,仿佛生怕自己的姿态不够谦卑。
童贯见蔡京如此谄媚,怎甘落后,立即抢上一步,语速飞快,仿佛唯恐自己被忽略了一般:“正是太上皇英明果断,金军才会望风而逃!”
他的声音略显尖细,听起来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谄媚与急切。他不断地点头,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将嘴角撕裂,笑得过于夸张,眼睛眯成一条缝,甚至露出了牙齿。
他的手在半空中微微挥动,仿佛在为自己的话语增添几分真实感,仿佛那场战争就是赵佶亲自指挥的伟大战役一般。他的目光也始终紧盯着赵佶的神情。
王黼站在一旁,见状立刻挺身而出,笑容灿烂,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身形微微前倾,双手合拢,做出一副无比虔诚的姿态,仿佛在向神明祈祷一般。
“太上皇仁德昭昭,真乃人中之龙,天佑大宋,正因有太上皇在,金军才知难而退!”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因为过于激动而无法自控,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他脸上的笑容仿佛已经凝固,眼睛中闪烁着一种炽热的光芒,似乎已经将赵佶当作神明一般膜拜。
梁师成站得离赵佶稍远一些,但此刻却不甘落后,他微微弓着腰,带着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慢慢向前挪了几步,笑容中带着一丝卑微与讨好。
“太上皇智勇双全,金军不过是草芥,怎能与太上皇的圣明相比?正因太上皇的气度与威仪,才使得金贼闻风丧胆,逃之夭夭啊!”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令人舒适的温柔,却又不失恭敬。他双手微微扬起,仿佛在为太上皇献上一曲颂歌,眼神中满是崇拜与敬仰,仿佛赵佶是他心目中唯一的英雄。
朱勔此刻也挤上前来,急切地跪下,双膝重重地砸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仿佛他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对赵佶的忠诚与崇敬。
他的眼中泪光闪烁,脸上挂满了笑容,却显得有几分病态的狂热:“太上皇,您是真龙天子!有您在,金军不敢妄动,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
朱勔的声音中带着令人动容的哽咽,仿佛对赵佶的崇拜已经深深植入了他的骨髓,他的双手高高举起,仿佛在向天祈求祝福一般。
最后的李彦,早已被其他人的奉承淹没,但他却不肯放弃。他双手合十,恭敬地跪伏在地,额头几乎贴在冰冷的石砖上,声音略带颤抖。
“太上皇圣明,臣等真是万幸能得您庇佑。正因您的威德,金军才会不战而退,臣等无比感激,实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对您的敬仰啊!”
他的话说得非常缓慢,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心底最深处挤出来的,生怕自己不够真诚。他虽然看不见太上皇赵佶的表情,但已经在心中模拟出好几种不同的后续说辞。
太上皇赵佶听到这些赞誉,眉宇间闪过一丝得意,嘴角微微上扬,仿佛金军的退兵真的完全是他的功劳。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茶杯,仿佛在细细品味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
李纲站在一旁,他默默注视着这些宠臣们的谄媚。
他心中泛起阵阵寒意,却未多言。
赵佶挥了挥手,站起身来,淡淡道:“启程吧。”
六位宠臣如影随形,生怕落下半步。
行宫外,豪华的龙船停泊在江面上,船身雕刻着金龙,威严庄重。
龙船徐徐驶离码头,朝着汴京的方向缓缓前行。
船桨击打水面的声音宛如一曲低沉的乐章,伴随着船只的前行,赵佶的心情也似乎愈发畅快。
离开汴京时,是寒冬腊月,风雪交加。
返回时,却已是阳春四月,春意盎然。
抵达汴京后,六位宠臣也离开开始活动起来,准备重返政治中心的舞台。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并非预想中的荣华富贵,而是如雪片般的弹劾奏章。
太学生陈东率先上书:“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
“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此表一出,犹如平地惊雷。
群臣纷纷响应,声势浩大,奏章如雪片般涌向皇宫。
金军围城,宋朝损失惨重。
所以宋钦宗赵桓也需要找些替罪羊,平息民怨。
大殿之上,赵桓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凝重。
他的目光如电,犀利而冷峻,扫过跪倒在地的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六人。
他的目光仿佛刀锋,直逼人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司礼太监的声音在大殿中高声响起,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威严,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蔡京等人纷纷伏地,浑身颤抖,心中已经翻起惊涛骇浪。
他们互相对视,眼中满是惊惧与绝望,犹如困兽。
“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等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致使国力衰弱,民不聊生。今命贬黜蔡京等六人至岭南,以示警戒。”
司礼太监的声音冰冷无情,宛如寒风刺骨,毫不留情地击碎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要不是看在太上皇的面子,朕好歹要给你们抄家赐死!”宋钦宗赵桓心里想道。
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
蔡京等六人跪伏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脸色苍白如纸,仿佛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血色。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绝望,曾经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威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困兽般的狼狈与惊惧。
“陛下!臣冤枉啊!”蔡京率先哭喊起来,他的声音带着颤抖,显得尖锐而嘶哑,仿佛将自己全部的力气都注入其中。
他那苍老的面庞此刻布满了泪水,泪水顺着深深的皱纹滑落,滴在青石地面上,溅起微小的水花。
他的双手在地上不断磕头,发出“砰砰”作响的声音,额头很快被磕出一片血红,但他似乎感觉不到疼痛,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叩首,声音中满是绝望和哀求。
王黼见蔡京已然崩溃,心中更是恐慌。他整个人伏在地上,手脚并用地向前爬了几步,脸颊贴着冰冷的石砖,仿佛这样就能离龙椅上的皇帝更近一点,能够得到一丝怜悯。
王黼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哭腔,眼泪和鼻涕糊在一起,模样十分狼狈。
“陛下,臣真的没有结党营私啊!臣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啊!求陛下开恩,给臣一个机会,臣愿将毕生所学,尽数献给陛下!求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啊!”
梁师成跪在那里,仿佛已经失去了支撑身体的力气,整个人瘫软得像一滩烂泥。
他的眼睛早已被泪水模糊,颤抖着伸出双手,死死地抓住面前的地砖,指甲因为用力过猛而渗出鲜血。
他的声音如泣如诉,带着撕心裂肺的哀求:“陛下,臣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朝廷啊!臣……臣绝无二心!求陛下看在臣往日苦劳的份上,饶了臣吧……饶了臣这一次吧!”
朱勔此刻已是泪流满面,他原本精致的官服早已被泪水打湿,贴在身上显得格外狼狈。
他不停地抬起头看向赵桓,目光中满是祈求与恐惧,仿佛一个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朱勔的声音沙哑,带着难以抑制的抽泣:“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是知道的啊!臣从未做过对朝廷不利之事……求陛下宽恕,求陛下开恩啊!”
李彦则是完全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他的脸色惨白如纸,双眼圆睁,眼眶中布满了红血丝,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崩溃。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却无法发出任何声音,仿佛喉咙被什么东西死死地掐住了。
他的身体在不断颤抖,手指紧紧抓住自己的官袍下摆,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跪在地上,几乎难以支撑。
宋钦宗赵桓高坐在龙椅上,冷冷地俯视着面前的六人。
他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他们的脸庞,毫无一丝怜悯与动摇。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冻结一般,所有的哭喊与哀求声在这寒冷的气氛中显得格外无力。
“朕心意已决,尔等休要多言。”
赵桓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宛如寒冬腊月里的一声闷雷,彻底击碎了他们心中最后一丝希望。
蔡京等人听到这句话,仿佛被冰冷的巨石砸中一般,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他们瘫坐在地,浑身僵硬,泪水与汗水混杂在一起,顺着脸颊流下。
他们已经彻底陷入绝望,眼神空洞,仿佛灵魂被抽离,只剩下一具具失去了生机的躯壳。
那曾经在朝堂上叱咤风云、意气风发的六人,如今却如一群可怜的乞丐般匍匐在地,失去了所有的尊严与希望,任由他们的命运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中被无情地宣判。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