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守太原城的漫长岁月里,蔺君成与闻人聪逐渐熟悉起来。
最初,他们之间的对话仅限于战事的布防与战术安排。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了解加深,他们的距离也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缩短。
在一个风高夜寒的傍晚,蔺君成站在太原城头,目光遥望着远方的敌军营地。
远处火光闪烁,敌军的营帐如同一条巨大的蛇,蜿蜒在大地的边缘,寒风夹杂着血腥的气息袭来,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微风拂面,带来阵阵冷意。
蔺君成的面容显得格外沉静,剑眉微蹙,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忧虑,仿佛在深思些什么,又仿佛正在面对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怎么了?又在担心敌军?”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仿佛一道温暖的阳光划破了阴霾。
蔺君成微微侧首,见闻人聪正站在自己身后。
她手持长弓,穿着一身简洁轻便的猎装,剪裁合身,勾勒出她那修长而匀称的身姿,仿佛一只轻盈矫健的猎豹。
猎装的衣摆被微风轻轻拂起,增添了几分飘逸之感。
长发在风中飞舞,仿佛一缕黑色的绸缎,双眸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明亮且深邃,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与一丝调皮的活力。
“战局如此凶险,难免多想几分。”
蔺君成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语气虽然平静,但眼神中的焦虑依然难以掩饰。
闻人聪走上前来,毫不在意地摆摆手,仿佛眼前的困境只不过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段插曲,
“与其担心,不如好好休息。你这眉头都快打结了,若是再多想,恐怕就要变成个老头子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玩笑的意味,明亮的眼神与脸上的笑意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阵轻风,驱散了笼罩在城头的阴霾。
她那双眼眸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总能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蔺君成看着她,似乎被她的笑容感染,心头的阴霾也随之散去。
他忽然觉得,闻人聪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仿佛是一道温暖的火焰,在这冰冷的寒风中点燃了一丝希望。
不久,便迎来了除夕夜。
城中的气氛比往日多了几分热闹。
虽然战事吃紧,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守城的士兵们也希望能够找到片刻的安宁,寻回一些生活的温暖。
似乎敌军也在这一天显得疲惫,金军并未发动攻城。
城墙之上,隐约还能听到士兵们窃窃私语的笑声,与平日紧张肃穆的氛围截然不同。
蔺君成、闻人聪和芮依艺三人一起坐在一张小桌旁,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桌上点着一盏油灯,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三人的面庞,驱散了些许寒意。
由于太原城中粮食紧张,他们只能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今晚真是难得的安静。”闻人聪端起茶杯,轻轻地啜饮一口,唇边带着一丝浅笑。
蔺君成注视着闻人聪那双闪烁着光芒的眼睛,心中泛起了些许好奇。
他忍不住问道:“闻姑娘,你的箭术如此精湛,不知用的是什么武器?”
闻人聪放下手中的茶杯,眼中闪过一丝骄傲与自信。
她笑意盈盈地取下背后的长弓,将它放在桌面上。
弓身与火光相映,顿时散发出一股神秘而不可忽视的光芒。
“我这长弓,名为‘宗布神弓’,乃是我家传之物。”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豪,指尖轻轻滑过弓身,仿佛在触摸着一件无价之宝。
这是把红色长弓,散发着不可忽视的神圣与威严。整张弓的弓身长约五尺,呈现出一种鲜艳的赤红色,仿佛是用天边晚霞的余晖染成,散发出一层微微的光晕,让人一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一片烈火燃烧的战场。
弓身表面光滑细腻,隐约可见暗金色的纹理在弓身上蜿蜒游走。弓身两侧雕刻着两条细长的赤龙,龙鳞细致得仿佛每一片都在呼吸,龙头张开,仿佛正发出低沉的龙吟,将它的威严散布于天地之间。
弓的两端则是如同烈焰般的造型,仿佛弓身的力量汇聚到这里,将一切燃烧殆尽。弓弦是用一种特殊的兽筋制成,呈现出深红色,泛着丝丝金色的光芒,触感柔软却又坚韧无比。闻人聪轻弹弓弦,弓弦会发出一声如同金石交鸣般的声音。
羽箭则是洁白无瑕,与赤红的弓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一支羽箭都修长而笔直,箭杆用一种特殊的白木制作,箭尾的羽毛如雪一般洁白。箭尖则呈现出银色,闪烁着冷冽的光芒,犹如一轮新月般锋利,仿佛能够洞穿一切。
“我这家传功法,名为‘射日九箭’,据说修炼至‘入圣’境界,能够一箭射穿天际的太阳。但我现在不过‘有志’境界,离那个境界还远得很呢。”
闻人聪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蔺君成听得入神,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原来是家学渊源,难怪闻人姑娘的箭术如此精湛。”
闻人聪瞧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眼中流露出几分调皮的神色,“等得空了,我教你几招?”
蔺君成一愣,随即露出真诚的笑容,微微颔首,“那真是求之不得。”
芮依艺望着两人之间的互动,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