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近的一二十年,甚至是四五十年...
只要承受皇帝恩泽的这代人还活着,那么皇帝的基本盘就很稳!
如此,皇帝才敢暗示工匠、商贾去朝中撕咬一部分利益。
徐光启在送别皇帝之后,没有乘车、乘轿。
他一边漫步,一边思考过去的很多政策。
揣摩皇帝、揣摩大臣,同时揣摩自己、圆明书院、工匠该走往何方!
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当今圣上还在位,那么,朝廷对于百姓的枷锁就是放松的。
皇帝鼓励国民们上进,朝堂之中,就算有异议,也不会成为主流。
这,可以说是工匠、商贾,最好的时期!
若换了一位圣上,别说允许争抢了,恐怕哪里刚有风声冒出来,皇帝派的大军就到了!
在这些大是大非上,徐光启看的很明白。
知道自己可以挑起这个重担,也必须挑起这个重担!
皇帝点将、自己忧心,加上圆明书院,就是大明最大的工匠中心...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允许自己犹犹豫豫,或者现在退缩。
但是,未来到底是怎么样的,徐光启还是没底。
与朝中官员的相处...
他们会不会允许木讷、不通事故的工匠与他们站在同一位置?
商贾在现在可以是盟友,但未来,要怎么在他们手里争取权益?
商贾们掌握着工坊,不争,工匠就会被压迫。
争的过了,商贾可以直接放弃工坊...
到时,商贾们损失惨重,但也许还有家底能过活。
可工匠们失去收入,又该如何讨生活?
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把握?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本以为不是件多难的事,只要把大家组织起来,再注意下皇帝说的关键点即可。
但展开一想,就发现千头万绪!根本理不清!
徐光启望向南方,他现在非常想飞到江南去,和方从哲论一论所谓的议会。
让自己心里的路,更清晰一些!
“但不管怎么样,先把核心人员挑选出来!”
“就像陛下弱小时做的那样,把朋友们都找出来!”
迷茫的徐光启,再次从朱由校身上发现了可行之法。
这让他稍稍振奋!
同时,对未来,也多了几分期许。
“陛下能用的办法,拿过来,改一改,我也应该能用!”
“用不了,还能请教陛下!”
“这事是陛下默许的,陛下总不可能看着它走向失败!”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徐光启的底气也足了几分。
背后有靠山的走法和背后什么都没有的走法,完全是两回事!
徐光启决定,今后多多入宫,请教陛下!
而且,圆明书院就是陛下建立的,自己这个院判找陛下汇报事情,合情合理!
朱由校还不知道徐光启已经打定主意赖上自己了。
他正为蒸汽机的成功而高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