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本以为那西齐国会继续忍耐下去,谁曾料到仅仅过了一年多的光景,他们竟然按捺不住性子,急不可耐地要向东齐国下手了!”楚王熊章面带微笑,对着殿下站立的数人缓缓开口道。
当得知西齐国悍然出兵攻打东齐国的消息后,楚王熊章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传召理政殿的七位大臣以及大将军府上将军孙念速速赶往勤政殿共商要事。
片刻功夫,众人便已齐聚勤政殿内。
只见总理大臣弥生率先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向楚王熊章施礼进言道:
“王上明鉴,此次乃是西齐国大将军田恒亲率十万大军征讨东齐国,其来势汹汹,大有一举歼灭东齐国之势!
而众所周知,东齐国一直以来皆是我们楚国所扶持之邦国,于情于理,此时此刻咱们都应当迅速发兵援救东齐国,方为上策。”
“爱卿所言极是,救自然是一定要救的。毕竟东齐国乃是我方用来制衡西齐国的一枚重要棋子,眼下尚不到舍弃它的时候。只不过究竟该如何施救,还需从长计议、仔细斟酌一番才行。”
说到此处,楚王熊章微微转头,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上将军孙念,缓声问道:“上将军,对于此事,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妙计?”
“王上!据微臣所知,那东齐国如今可是坐拥五万精兵!倘若他们坚守城池,坚决不肯出城与敌军野战交锋,那么以西齐国现有的兵力,若是没有后续增援部队的话,想要彻底击溃东齐国恐怕至少也要耗费一到两年之久!
故而,微臣斗胆提议,请王上下旨,令驻守泰山郡的孙明将军统率琅琊郡、泰山郡以及鲁郡这三地的两万精锐兵马火速北上,并屯驻于西齐和东齐两国交界之处。
如此一来,凭借这股强大军力所形成的威慑力,必定能够使得西齐国不敢倾尽全力去攻打东齐国了。
与此同时,咱们楚国还可以慷慨地向东齐国提供一定数量的粮草和精良兵器作为支援。
这样双管齐下,相信定能确保东齐国成功地将西齐国死死拖住,深陷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上将军孙念拱手抱拳,言辞恳切地向楚王熊章禀报道。
待孙念陈述完毕后,楚王熊章微微颔首,随即将目光转向在座的其他臣子们,开口询问道:“诸位爱卿,不知尔等对孙将军此计作何看法呐?”
这时,只见理政大臣樊须赶忙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向着楚王深深一躬,然后恭敬地回应道:
“回王上话,依微臣愚见,上将军此计实乃精妙绝伦之举!我大楚只需稍作调度,动用少许戍守边疆的军队,再支出一部分军械粮草即可轻松实现让东齐国牵制住西齐国这个重要战略目标,臣赞同上将军之策”,理政大臣樊须笑着说道。
樊须作为主管户部的大臣,他认为只要不需要大规模出动楚国主力军,仅仅只是花费少量的钱粮物资便能收获如此显着成效,自然就是极好的对策,他当然要赞同。
“王上,臣也赞同上将军之策”,端木赐、范蠡、申行三人也都起身表示赞同。
景琰并没有出声,因为去年其推举的南郡郡守犯事让其跌了跟头,若不是熊章念起旧情,景琰的理政大臣的身份肯定保不住。
经过这件事之后,景琰也变得低调起来,不仅没有了锋芒,就连与楚国的本土派系的来往也减少了不少。
“既然如此,那就由大将军府给驻守泰山郡的孙明下令吧,让其领兵威慑即可”,楚王熊章笑着对上将军孙念说道。
“臣领命”,上将军孙念躬身应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