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那如果沈丘不是章华学宫的学子,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寻常百姓呢?”
王子恒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直直地望向坐在高位之上的熊章,他的眼神之中带着一丝忐忑,但更多的却是鼓足了勇气之后才有的坚定。
终于,他还是将这句在心中反复斟酌许久的话语问了出来。
听到王子恒提出的这个问题,原本正端坐着的楚王熊章,神情先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自家儿子会突然抛出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然而,仅仅只是一瞬间过后,他脸上的表情便慢慢恢复平静,熊章的目光落在王子恒的身上。
沉默片刻之后,楚王熊章收敛了心神,整了整神色,恢复了往日里的威严与庄重。
只见他一脸严肃且认真地开口问道:“恒儿啊,此等问题究竟是出自于你自身的思考所得,还是受他人之托前来询问寡人?”
“启禀父王!儿臣前些时日跟着老师一起离开襄郢,一路辗转抵达南郡,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奔赴荆门县。
这一路走来,由于老师既是大理寺正卿,又身兼章华学宫祭酒之职,所以在途中所经之处的大小官员们无不对其毕恭毕敬、礼数周全;
而沿途的黎民百姓呢,则一个个都显得有些战战兢兢、畏首畏尾。
而后,直至在荆门县儿臣在见到了沈丘之人后,儿臣在他的提醒之下,儿臣才如梦初醒,这才知晓这一切都是权势使然!
老师位高权重,地方官吏和百姓有所畏惧,儿臣身为王子王孙,自然也拥有一定的权力,可以轻易调遣禁卫军甲士和黑衣卫协助。
正因如此,凭借着我们尊贵的身份与强大的权势,轻而易举便能将南郡以及荆门县内那些犹如毒瘤般存在的恶势力一举铲除。
待返回襄郢之后,儿臣也曾私下里向卜子夏老师虚心求教这个问题。
怎奈老师并未直接给出明确答复,而是叮嘱儿臣要自行思考琢磨。
这些日子以来,这个疑问始终如巨石一般沉甸甸地压在儿臣心头,令我苦思冥想却迟迟未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来。
故而今日,儿臣斗胆在此恳请父王能够为儿臣指点迷津。”
言罢,只见那王子恒缓缓站起身来,对着端坐在王位之上的楚王熊章深深地行了一礼。
“孔子曾经言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寡人看来,你在知之一道十分踏实,寡人虽然不用孔子为政,但寡人对其学问确是十分敬佩”
熊章的那威严的目光正紧紧地锁定在王子恒的身上,并来回扫视着,仿佛想要透过表象洞悉其内心深处的一切。
就在这短暂却又漫长的时刻里,楚王熊章突然间惊觉到一个事实,自己这个一直被视为稚嫩懵懂的儿子,竟不知不觉间已然成长起来,甚至其进步速度远远超出了他原本的预期。
“此次你能问出这样深刻且关键的问题,足以证明你在荆门县这段日子并未虚度光阴,所获甚丰啊!”
熊章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暖阳般和煦温暖,让整个宫殿都似乎明亮了几分。
面对自家父亲的夸赞,王子恒颇有些不好意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