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马景、刘钦害怕,只得听从刘和的旨意一起在东堂结盟,准备攻打四王。于是,刘锐带领马景在单于台攻打楚王刘聪,呼延攸带领永安王刘安国到司徒府攻打齐王刘裕,侍中刘乘带领安邑王刘钦攻打鲁王刘隆,派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攻打北海王刘乂。田密、刘璿等派人斩杀守关的卫兵投奔到刘聪处,刘聪命令穿上铠甲等候刘锐大军。刘锐得知刘聪已有防备,迅速回师,与呼延攸、刘乘一起攻打刘隆、刘裕。呼延攸和刘乘怀疑刘安国、刘钦有异心,就杀了他们。当天杀死刘裕和刘隆。刘聪攻打西明门,将其攻克。刘锐等人逃进南宫,前锋跟随着他。刘聪在光极殿西室斩杀刘和。抓住刘锐、呼延攸、刘乘,在交通要道上斩首并悬挂起来。
历史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①“身长八尺,雄毅美姿仪,好学夙成”;14
②“及为储贰,内多猜忌,驭下无恩。”14
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性猜忌无恩。”
刘乂(?~317年),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十六国时期前赵宗室,光文帝刘渊之子,母为单皇后。
初封北海王,颇得宠爱。永嘉四年(310年),刘渊临终,授抚军大将军,兼任司隶校尉,辅佐太子刘和。不久,大单于刘聪发动政变,废杀刘和,继承皇位。有染于单皇后,以刘乂为皇太弟,劝阻刘聪同姓通婚。
麟嘉二年(317年),为刘粲和靳准所陷害,降为北海王,不久被杀。
人物生平
母为太后
单皇后是氐族首领单征的女儿,永凤元年(308年),单征投降汉国,但单氏何时嫁给刘渊已不可考。在310年,刘乂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至少十几岁,所以刘乂应该生于公元300年之前。
河瑞二年(310年)正月,单氏已被刘渊立为皇后,同时立第一任皇后呼延皇后的儿子刘和为皇太子。当年六月刘渊死后,刘和即位。他只当了几天皇帝,就被弟弟刘聪杀死。刘聪想让单皇后的儿子刘乂当皇帝,被刘乂婉拒,于是刘聪即位为帝,尊单皇后为皇太后。
立为太弟
单太后此时仍然年轻美丽,她和刘聪发生暧昧关系,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属于乱伦。刘乂知道后,规劝母亲,之后单太后羞愧而死。刘聪封儿子刘粲为河内王,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但太子之位没有给刘粲,而是封刘乂为皇太弟。
废为北海
单太后去世后,呼延皇后试图为儿子刘粲夺取太子宝座。他对刘聪说:“父死子继,古今常道。陛下承高祖(刘渊)之业,太弟何为者哉!陛下百年后,粲兄弟必无种矣。”刘聪当时并没有什么反应,但猜忌的种子已经种下。嘉平二年(312年)正月,刘娥被封为右贵嫔,她姐姐刘英被封为左贵嫔,刘殷孙女四人皆为贵人,位次贵妃。皇太弟刘乂认为这是同姓婚姻不应该进行,刘聪说自己是匈奴人,刘娥、刘英是汉人,不算同姓婚姻。在麟嘉二年(317年),刘乂被刘粲和靳准陷害,刘聪废黜皇太弟刘乂为北海王,立刘粲为皇太子。不久,刘乂被杀。
刘聪(?~318年8月31日),又名刘载,字玄明,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汉赵第三位君主。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为张夫人。
40
刘聪年少好学,文武兼能。初封楚王,历任抚军将军、车骑大将军。永嘉四年(310年),刘渊驾崩,刘聪被任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掌握军政大权。后杀刘和夺取皇位,改元光兴。派遣宗室刘曜、大将王弥率军攻打洛阳,攻掠于梁、陈、汝、颍之间。永嘉五年(311年),刘聪率军攻克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纵兵烧掠,屠杀王公士民,史称“永嘉之乱”。永嘉八年(314年),设置百官,完善国家的制度建设。永嘉十年(316年),刘聪遣刘曜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司马邺,西晋灭亡,中原地区均归汉国统治。后实行胡汉分治的政策。为政骄奢淫暴,杀戮无数。诛戮公卿,泛赏滥赐,动辄千万。
麟嘉三年(318年),刘聪驾崩,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人物生平
文武双全
刘聪年幼时就聪明好学,令博士朱纪都觉得十分惊奇。刘聪非但通晓经史和百家之学,更熟读《孙吴兵法》,而且善写文章,又习书法,擅长草书和隶书;另外,刘聪亦学习武艺,擅长射箭,能张开三百斤的弓,勇猛矫捷,冠绝一时。可谓文武皆能。1
刘聪二十岁后到洛阳游历,结交大批名士。后担任新兴太守郭颐的主簿。及后迁任右部都尉,因安抚接纳得宜而得到匈奴五部豪族的归心。河间王司马颙表刘聪为赤沙中郎将,但当时刘渊在邺城任官。因害怕驻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加害父亲,于是投奔司马颖,任右积弩将军,参前锋战事。2
助父建国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颖任命刘渊为北单于,刘聪被立为右贤王,并与父亲应命回到匈奴五部为司马颖带来匈奴援军。但刘渊回到五部后就称大单于,刘聪亦改拜鹿蠡王。刘渊聚众自立,同年即称汉王,建立汉赵。后来任命刘聪为抚军将军。3
两攻洛阳
元熙五年(晋永嘉二年,308年),刘聪被派遣南据太行山。同年年末刘渊称帝,刘聪升任车骑大将军。不久封楚王。次年与王弥和石勒等进攻壶关,击败司马越派去抵抗的施融和曹超,攻破屯留和长子,令上党太守庞淳献壶关投降。数月后又领兵攻洛阳,击败平北将军曹武,长驱直进至宜阳。但刘聪因连番胜利而轻敌,被诈降的弘农太守垣延率兵乘夜偷袭,最终刘聪大败而还。两月后刘聪再与王弥、刘曜、呼延翼等进攻洛阳。晋室以为汉赵刚遭大败,短时间不会再南侵,于是疏于防备,知道刘聪来攻十分畏惧,刘聪更一度进兵至洛阳附近的洛水。当时晋将北宫纯率兵夜袭汉赵军壁垒,斩杀将领呼延颢;及后呼延翼更被部下所杀,所率部队因丧失主帅而溃退,刘渊于是下令撤兵。刘聪则上表称晋朝军队又少又弱,不能因呼延翼等人之死而放弃进攻,坚持要留下来,刘渊允许。而面对汉赵军,防守洛阳的司马越唯有婴城固守。但及后司马越乘刘聪到嵩山祭祀的机会派兵进攻留守的汉赵军,斩杀呼延朗。安阳王刘厉见此,害怕刘聪怪罪自己而跳进洛水自杀。王弥此时以洛阳守备仍坚固和粮食不继劝刘聪撤军,但刘聪因为是自己请求留下,不敢自行撤军。刘渊及后听从鲜于修之之言,命刘聪领军撤退,刘聪见此才撤军。
弑兄登基
刘聪回到平阳后,被任命为大司徒。河瑞二年(晋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患病,任命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与太宰刘欢乐和太傅刘洋共录尚书事,并在都城平阳西置单于台。不久刘渊逝世,太子刘和即位。
刘和即位后,受宗正呼延攸、卫尉刘锐及素来厌恶刘聪的侍中刘乘进言唆摆,决意要消除诸王势力,尤其当时拥兵十万的刘聪。刘和不久就采取行动,但因刘聪有备而战,最终刘聪率军从西明门攻进皇宫,并于光极殿西室杀害刘和,又收捕逃到南宫的呼延攸等人,并将他们斩首示众。
刘和死后,群臣请刘聪继位,刘聪以北海王刘乂是单皇后之子,让位给他。刘乂坚持由刘聪继位。刘聪最终答应,并说要在刘乂长大后将皇位让给他。登基后,册立刘乂为皇太弟,改元光兴,尊刘渊妻单氏为皇太后,其母张氏为帝太后,妻子呼延氏为皇后,儿子刘粲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4
当时他还有一个嫡兄刘恭还活着,刘聪因自己“越次而立”而忌惮刘恭,便趁刘恭睡觉时破墙暗杀了他。39
灭亡西晋
攻取洛阳
刘聪即位后三个月,即派刘曜、王弥和其子河内王刘粲领兵进攻洛阳,与石勒于大阳会师并在渑池击败晋将裴邈,乃直入洛川,掳掠梁、陈、汝南、颍川之间大片土地,并攻陷百多个壁垒。5
次年,又派前军大将军呼延晏领二万七千人进攻洛阳,行军至河南时就已十二度击败抵抗的晋军,杀三万多人。后刘曜、王弥和石勒都奉命与呼延晏会合。呼延晏在刘曜等人未到时就先行进攻洛阳城,攻陷平昌门,焚烧东阳、宣阳诸门及诸府寺。晋怀帝遣河南尹刘默抵御,但被击败。呼延晏因为后续部队还没到,从东阳门撤出,又于洛水焚毁晋怀帝打算出逃用的船只。刘曜、王弥等人到达后就与呼延晏一起再次攻进洛阳城,攻陷宣阳门,王弥、呼延晏攻入南宫太极殿,纵兵抢掠,尽收晋宫中的宫人和珍宝,而刘曜大杀官员和宗室三万余人。另外更俘掳晋怀帝和羊皇后,将他们及传国六玺移送到平阳。6
刘聪大赦,改年号嘉平,以晋怀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
攻打关中
永嘉之乱后,因晋牙门赵染叛晋归降,刘聪就派赵染和安西将军刘雅率两万骑兵攻打镇守长安的南阳王司马模,又令刘曜和刘粲率军作为后继,最终攻陷长安并杀南阳王司马模,8
并让刘曜据守长安。9
不久,晋扶风太守梁综、新平太守竺恢、安定太守贾疋和雍州刺史麹特等反击,刘曜连战皆败,困于长安。
嘉平二年(永嘉六年,312年),刘曜退出长安,撤回平阳。
晋阳攻守
嘉平二年(312年)年初,刘聪曾派靳冲和卜翊围困晋并州治所晋阳,但因拓跋猗卢率兵营救而失败。11
不久,令狐泥因其父令狐盛被晋并州刺史刘琨杀害而投奔汉赵,并说出晋阳虚实。刘聪十分高兴,便派刘粲和刘曜攻晋阳,由令狐泥作向导。刘琨知道汉赵来攻后就到中山郡和常山郡招兵,并向拓跋猗卢求救;同时由张乔和郝诜领兵挡住汉赵军。但张乔和郝诜皆败死,刘琨于是弃晋阳出奔。刘曜和刘粲于是占领晋阳。但不久拓跋猗卢则亲率大军与刘琨反攻晋阳,刘曜和刘粲兵败,唯有弃守晋阳,撤走时遭拓跋猗卢追及,在蓝谷交战,刘粲大败,晋阳得而复失。12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