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他面前时,钟子期嘴唇微阖,一道细微的声音顺着风的来路钻进了张一生的耳朵。简简单单,“再会”,两个没有换过名字的少年交换彼此的视线,就此别过。
转眼已是暮春,杨花落尽,春雨绵绵,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语。会逢一月一集,叶思秋带着张一生一同赶集去履行她之前的诺言。
县里的集市,不比乡间小集,多是三两村子挑个彼此都方便的地方,拼个盘子,你缺两尺布匹,我须买点粮食,彼此交换,各取所需,互帮互助。
慎县不是什么远近闻名的大县,可到底毗邻庐阳,即使无法照搬庐阳的秋山秀水,落日寒烟,总归照着模样学了三分颜色。张一生随叶思秋乘着村里匠户的牛车进城,丈许高的城门洞开,一道天光从高处落下,照出几人的影子。一行人交过了吊子钱,走进城池。张一生纵使已来过数次,可一次有一次的热闹,一次有一次的新鲜。少年人,正是有着旺盛好奇心,想要自己去探索去知见这个世界的时候。
匠户家的小囡与张一生年岁相近,自小一同读的蒙学,当然再熟悉不过。听说张一生要来,便央求着自家阿爸把自个儿一同捎上,一路上插科打诨,好不热闹。即便张一生面对除了叶思秋以外的异性都是个闷葫芦,可谁能狠心拒绝一只扎着红头绳叽叽喳喳的小燕雀呢?
还未走到市集,众人口鼻间萦绕的气息,已带上春天的味道。这味道,是或甜或咸的青团,糯叽叽圆乎乎的整齐排列在竹编的簸箕上像一个个青色的小豆丁,看着可爱又可亲;是新采摘的春野菜,有马兰头,有荠菜,鲜嫩嫩水灵灵,有新绿的嫩蚕豆,有未过季的春笋,还有香椿,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是远处庭院深处往外延伸出的几枝杏花,携着早上凝成还外散去的露珠,此为烟雨江南;是沿街秦楼窗檐摆着的欹梅,暗香动人;更是随风飘荡扑面而来的柳枝,轻轻的打在肩上,拂去尘土,祛除病噩。忽而,耳畔传来几声小燕雀的叽喳声:“走到啦!”
此处不同于寻常店铺门前的碎石路,店家专门在门口铺上了平实的青石板阶,看着分外显眼。寻着这抹青色拾级而上,迎面一道被着绛红朱漆的门槛,左右两侧,立着两根雕着貔貅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联。上书:“开门大吉,迎八方来客”,下书“江湖路远,祝武运昌隆”。抬首向上,一块墨色匾额,以烫金漆面如刀劈斧凿一般写就四个大字,“庐阳匠作”,字字直斫人心。
张一生抬眼望着仰头的那块匾额,浑然不觉身边小燕雀的催促,斯心如流水,缓缓泛起数年前的自己。那时央着母亲来买饴糖的总角幼童,就在这里,看到了那柄一见难忘的剑,就在那时,印在了心里,直至今日。这一桩桩,一件件,曾经投去地茫茫多次的目光,现在悉数看向此处,看向此刻的自己。张一生睁眼,迈出步子,跨过想了无数次的门槛,一道灼热的眼神向深处看去。
“掌柜的!我,张一生,如约来买剑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