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神君突然冷哼一声,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宁静:

“你不会天真地认为,大晋与天南相同,这种仿制品只有一件吧?”

陈云闻言心中一紧,急忙追问:“前辈此言何意?”

根据我的游历经验,大晋时期,正道之首太一门、魔道之尊天魔宗,以及万妖汇聚之地万妖谷,均至少拥有一件通天灵宝的仿制品。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万妖谷中常年耸立的那面仿制万妖幡。

其威力因吸取众多修士的惊魂而可能已超越原本的仿制品——天妖幡。

至于其他大型门派,若也藏有一两件通天灵宝的复制品,我亦不会惊讶。

毕竟,这些大宗派能够历经岁月而不倒,背后必有强大的实力支撑。

叶家作为修仙世家,成功炼制出通天灵宝仿制品一事。

让陈云在思索之后,不得不承认其余大宗大派因渊源深厚而拥有仿制品的可能性极大。

大衍神君见状,安慰陈云不必过于沮丧,指出仿制品的炼制材料极为不凡,大多已在这一界绝迹。

现存之材皆是历经漫长岁月积攒所得,偶尔方能凑齐一件的材料。

况且陈云手中还有正牌虚天鼎,若能彻底掌握此宝,在这人界便无人可与之抗衡。

陈云却深知彻底掌握虚天鼎绝非易事,没有化神期修为,只能望而兴叹。

即便有虚天鼎助力,若无化神期神通,也难以在这人界纵横。

大衍神君听后只是嘿嘿一笑,不再言语。

此时,厅堂内除了白霞中那道介绍平山印的身影外,一片寂静,众人皆沉默不语,气氛显得格外压抑。

白霞中的神秘人影深知氛围已至高潮,于是果断摒弃了冗长的铺垫,直接切入正题,宣布宝物的竞拍规则。

“诸位道友,此宝非凡,其价值无需赘言。”

“叶家已备好一份详尽材料清单,能提供最多所需材料的竞拍者,将有机会获得此宝。”

“然而,若最高报价远低于预期价值,则该出价无效。”

“最终,我们还将通过灵石进行拍卖,起拍价为三百万灵石。”

此言一出,即便在场修士多经历过大风大浪,也不禁为之动容。

尽管这一数字足以媲美中型修仙宗门大半的灵石储备,但相较于宝物的实际价值而言,却显得合情合理。

众人心中明白,实际竞拍时,此价格很可能翻上数倍。

陈云听闻此价,心中也是一凛,同时萌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

他暗自思量,若将自己的魔髓钻投入拍卖,不知能换取多少灵石。想来,其价值定然不菲。

魔龙刃作为魔道至宝,其历史渊源颇为悠久。

据相关资料记载,此等神兵利器仅存于上古时期,由一位不世出的魔修所炼制。

据说曾有一位持有魔龙刃的魔修,凭借此刃之威。

竟能斩杀化神期的修士,由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即便与传说中的通天灵宝相较,亦不遑多让。

魔龙刃不仅是一件地地道道的法宝,更蕴含着无限潜力,有待后人挖掘。

想要炼制出如此神兵,非一两块魔髓钻所能完成。

若仅将魔髓钻视为提升修为的灵丹妙药,通过吸收其中的精粹魔气来增进修为,那么其真正价值便大打折扣。

正当陈云沉浸于这些纷繁复杂的思绪之时,一位身着乌冠的老者已然取出一块玉简。

他按照玉简上记载的材料清单,逐一念诵而出。

老者的声音虽不宏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整个厅堂之中,令在场的修士们无不凝神倾听。

陈云亦在其中,但他并未全心投入这场争夺。

并非他对这件至宝无动于衷,而是他深知自己的实力与机遇。

外来修士即便身家丰厚,亦难与大晋当地的宗门相抗衡。

那能够左右大宗势力格局的重宝,早已超脱个人和小势力所能掌控的范畴。

叶家作为天下第一世家,怎肯轻易拿出平山印进行拍卖。

想来是受到了其他大势力的沉重压力,才做出此举以求破财免灾。

陈云随意听了几种材料后,心中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

老者所念的材料并非五行玉、庚精之类世间罕见的珍宝,而是各大宗门都需必备且有所储备的珍贵之物。

看来叶家是在不甘心之余,也想借此机会让各大宗门大出血一次。

陈云略作思量后,缓缓起身,径直向厅堂外走去。

这一举动在此时刻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那些之前对陈云拿出两枚魔髓钻一事格外关注的修士,纷纷投来目光,大多面露惊疑之色。

陈云却对这些目光视若不见,从容地走到入口处。

正当他准备踏入闪着淡淡白光的禁制之中时,耳边突然传来一人的传音。

在一处静谧的厅堂之中,陈云正欲离去之际,一声熟悉的呼唤陡然响起:

“陈道友,怎么现在就走了。”

这声音正是富姓老者所发。

陈云身形微微一滞,嘴唇轻动,以传音之法回应道:

“在下如今已深陷困境,若再不早些离开,恐将惹来诸多麻烦。”

“富兄之事,陈某一直铭记于心。”

“若此事并非急切,数年之后,待陈某炼制完一件宝物,再与富兄详谈此事,不知可否?”

富姓老者微微摇头,缓缓说道:

“在下之事,倒也不算十分紧迫。只是陈兄此前瞒得我甚苦啊。”

“身怀魔髓钻这等至宝,却未曾透露半分风声。也难怪阴罗宗几人对道友紧追不舍。”

“如此吧,四年之后,道友能否前往南疆郡潮云府,与老夫一见?”

“届时,富某还会约见其他几位道友,在双蝎山相聚。”

“富某可以保证,此事虽需借助道友之力,但对陈兄而言,亦会有莫大益处。”

陈云沉思片刻,点头应道:

“三年之期,时间尚算充裕。到时陈某定当赴约。此刻,便先行告辞了。”

言罢,他传音完毕这几语后,未在厅堂中多做停留,径直转身,头也不回地踏入眼前的禁制之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