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
正在方丈应对宋归的时候,一名小和尚急匆匆的跑了来,第一句话便是:“许国公,大内侍中贾昌朝正在山门外,请方丈亲迎。”
不得不说。
宋归与贾昌朝还真有些相似,都是缺钱缺地了,便想到了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
有钱啊!
方丈也明显有些慌了,看了眼宋归,宋归很理解的点点头:“贾相公年迈,方丈可先去迎他,我等等无妨。”
方丈急忙致歉。
匆匆离去。
别看贾昌朝是什么许国公,什么大内侍中,但其实,许国公是家传的爵位,而,大宋的勋爵,众所周知,不值一提,大宋只有士大夫才是真正的权力阶层,剩下的,全是渣渣。
至于大内侍中,
那就更可笑了。
这就是个临时过渡的,更不要说,皇城司多多少少是管着这些僧人的,所以,方丈才会犹豫,宋归才会说,因他比我年长,才让你们去迎,而不是,他比我官大。
我勾当皇城司干事。
当然,
一般而言,你不能看人现在是什么职位,贾昌朝入京前便是一府府尹,入京后,皇帝不仅仅没有即刻安排职务,反而加封许国公,兼什么侍中,这明显是过度,准备将他直接推入中书门下,任平章事是节奏。
平章事可是相公。
宋归眯了下眼:“中书门下的诸位相公,恐怕这时候才是最慌的。”
“他还能入政事堂?”
苏洵有些不可思议,有些恍然,有些无奈:“也对,贾昌朝多年老臣了,也不知道官家是如何想的。”
如何想?
争呗!
而且,
细细去想,
这还是宋归亲自把贾昌朝召回来的,他不仅仅骂了皇帝,给了文彦博等一众文臣一个逼迫皇帝立储的契机,还陷害人文彦博,让皇帝对文彦博等文臣的忌惮达到了最高。
如此情况下,
你是皇帝,你不召一个贴心人,来跟文臣打擂台?
所以啊!
宋归摇摇头。
他这多少也算是自作自受,让贾昌朝先敲诈敲诈狗大户,便让他先敲诈敲诈吧!
我等了。
却不曾想……
宋归一行几人,还没有走出方丈的大院子,那方丈便已经去而复返,显然,他也感受到了不寻常,七八十的年纪,却是健步如飞:“宋干事,贾相公闻听干事也在,便邀干事同往。”
不知何时,
苏洵,苏辙明明站在宋归旁边,却已经是不受重视了。
苏辙双眼放光。
苏洵捋着胡子,低声道:“万万小心,贾昌朝恐有什么阴谋诡计。”
那倒不至于。
还不到时候呢!
宋归点点头,给了一次面子,也不介意再给一次:“还请方丈带路。”
然后,
苏洵父子二人便被在此无视了,苏三娘挤在宋归身后,自然更不必说,贾昌朝几乎眼里就没有其他人,有些惊奇,有些不可思议,能这么快就想到大相国寺,宋归多多少少让他这个积年老臣,也有些真心看重了,拱手道:“老夫不知宋干事在此,若知,便错个时间了。”
宋归急忙拱手:“贾相公长我四五十岁,安忍长者想让晚辈,应是晚辈想让长者。”
这小狐狸。
贾昌朝是真的,越来越对宋归有些欣赏了,毕竟,这要是换成一般官员,不敢说十成十中计,九成九会下意识的回一句:“不敢。”毕竟,这是礼仪之邦,没有仇怨,对长辈不恭,不论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但是,
只要你这么说了,
那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