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
嫁不出去了。
宋归摇摇头:“你不觉的她讲的很好吗?”
“嗯?”
“这就够了,喜欢她的自会喜欢,不喜欢她的,你就是束之高阁,也不会喜欢她,既如此,何不让她开开心心的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若真是嫁不出去,那便,嫁不出去吧!我宋归也不是养不起一俩位侄女儿……”
远远的,
文及甫,苏轼父子三人其实都在看着这边,文及甫且不论,苏轼却是不由的感叹:“墨儿从小便性情郁郁,我百般逗她,她才性子明朗了一些,却不曾想,与三郎倒是投缘。”
苏辙微微点头:我附议。
苏洵却是目光远比俩个儿子要复杂一些,或者说,他能让女儿与宋归交谈,本身便已经是一种态度。
什么态度?
寻良人。
大宋本就有榜下捉婿的习惯,女儿年纪渐长,且,体弱多病,苏洵此次上京,一来是想让女儿跟着散散心,二来,也是想要寻一位良配,原本,苏轼的好友中,有一位,苏洵是看着不错的,只是那人对待家人有些淡漠,这本无妨,但是,自从见到宋归之后……
才情高。
性子好。
模样也不差。
几乎可以预料,如果宋归到明年礼部试还没有成婚,那么,一旦考中,榜下非得被人撕碎了不成,苏洵隐隐感觉有些急躁,当然,毕竟是文化人,他还不至于急切到,扑上去让宋归做女婿,只是微微有些主动道:“三郎既然回来了,咱们便与他去后院叙话吧!”
后院……
各自落座。
宋归一点都不排斥跟这些历史名人交流,忍不住笑道:“叔父,俩位兄长……”苏辙也比宋归大一点点,宋归带着几分自嘲道:“归不曾想,你们也喜欢听这些神怪故事?”
“有趣啊!”
苏轼是真没有什么文化霸凌,他能随手写出惊艳世人的诗句,却并不排斥,甚至很喜欢一些俗人的曲子,也很好相处,端着一杯茶,没喝,便手舞足蹈道:“我是不如你,我如果有你的才华,早写出来自娱了。”
你说得对。
宋归平静的给他扶了扶茶碗,然后看向另外俩人,苏辙点头:我附议,苏洵态度很亲近,含笑道:“确实不错,只是,明年便是大考,三郎还是要读书精进才是。”
“是。”
宋归并不排斥有长辈规劝,只要你别非得控制别人就行,然后,摇头道:“前些时日,连日大雨,我听闻一些地势低洼处已经不能住人了,便想着写一份防洪治水的文章,只是,才疏学浅,不知兄长叔父可能助我?”
苏洵更满意了。
苏轼拍着胸脯道:“这有何难?”
苏辙附议。
宋归便把这俩日抽时间写出来的《防洪治水十三言》取了出来,首先引起齐刷刷皱眉的便是……字……宋归的字,连初学者都不如,宋归无奈道:“此前那手字,辱及官家,我便想着,能不能重练一笔字。”
“现在练?”
宋归摆摆手:“晚辈没那么刻板,只是练着,如若明年大考还练不出来,便还是只能以过科举为重。”
科举中,字也是很重要一部分。
苏洵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不由的又叹了一口气:“三郎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啊!”然后看向了内容,这第一条,便又是一惊:“购粮?”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