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什么时候,梅姨也要离开这里了。不过也说不清楚,或许会在这里守着这个包子铺,一直到……”
声音到后面,却听不清了。
少年一阵狐疑,也不知刚才那一幕是自己的幻听,还是真有发生。
心想还是浅浅姑娘好,只需要一个糖葫芦。
当!
一声恢弘的钟声响起,打断了少年的思绪。
街上的行人纷纷加快了脚步,钟响九次后,开云礼将正式开始。
先到虽然不能先得,但是来晚了,可能连十几年树龄的茶叶都买不到了。
所以这些茶商虽然不急着走,但是并不等同于不急着来,而且是有备而来。
蓝玉等人来到长街尽头时,香樟树周围的坝子上已经聚满了人群,有来自各地的茶商,也有周围村寨的头人,还有一些看热闹的小镇居民。
参加开云礼拍卖的茶商,提前便在朋来客栈做过登记,大小商行座椅的位置,客栈老板早已做了妥善安排。
三眼井旁摆了两张长桌,一张上面整齐放着几叠木牌,牌子上刻着代表树龄的字样。
长桌后的椅子,此时却还空着,开云礼的主持人还没有到场。
另一张稍小的桌子侧摆着,上面放了两个小火炉,木炭燃得正旺。
其中一个火炉上,放着一只大陶锅,水汽渐渐从锅中冒出,看来还有一阵子才会煮沸。
另外一个火炉上空无一物,旁边放着一只稍小一点的陶锅,锅里有一只陶壶,陶壶红中带紫。
一位扎着混元髻的老者姗姗来迟,正是吴常,木秀林跟在他身后,有些尴尬。
今天他没睡过头,老道士却醒晚了,他只好去百草园跑了一趟。
木秀林将小号的陶锅放到火炉上,伸手在陶锅上方探了探,试了一下温度,然后将一块黑黢黢的茶饼拿到陶锅上方,慢慢地翻烤着。
不一会儿,茶饼上便开始冒出淡淡的白烟,等到水汽完全消失以后,才将茶饼细细的掰碎,放进陶壶里。
少年提起陶壶,又在小号陶锅上方慢慢转动着,使其均匀受热。
大锅中的水已烧开,水泡像鱼嘴里出的气泡一样,密密麻麻的从锅底升起。
老道士接过少年递来的葫芦瓢,舀了一瓢开水倒进陶壶,然后提起陶壶摇了几下,几个呼吸后将水倒在旁边早已准备好的一个木桶里。
如此两遍后,老者再次舀起大半瓢开水和小半瓢井的凉水,先后倒进陶壶里,然后盖上盖子,直接将陶壶放进了已经烧得有些发红的小号陶锅中。
不一会儿,丝丝缕缕的白气,透过陶壶盖子上面的六个细孔,袅袅升起。
老者伸出双掌,在白气上缓缓挥了几下,轻轻的掌风带着白气左右飘动,恰似那山间的雾霭,碧空的流云。
此时,淡淡的茶香才开始飘了出来,周围观礼的人群中响起一阵密集的吸气声。
老者忙完坐下,靠着椅背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说道:
“礼成,大家请用茶吧。”
木秀林将陶壶上的盖子转了半圈,提起陶壶往小茶杯里挨着倒茶,将琥珀色的茶汤一一端给在场的茶商后,他便退到了一旁。
蓝玉是第一次参加开云礼,哪知这么快就已结束,她见木秀林此时无事,便悄悄来到少年旁边,拉了拉对方的衣袖,轻声问道:
“怎么这么简单,不用祭拜一下神仙吗?”
少年白了她一眼,说道:
“这茶树又不是神仙种的,祭拜来做什么?”
一方天地有一方气候,云岭常年晴雨不定,山民为了生计自然期盼晴天多一些,于是流传着一些类似北方求雨的仪式,只不过是求晴而已,而且简单得多。
后来,普雨茶值钱以后,求晴仪式则成了这寓意着拨云开雾散的开云礼。
朴素的山民希望采茶的时候少一些云雨天气,不然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少女不知道,普雨茶其实原来叫云茶,要不然当年也不会把这个仪式称为开云礼。
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到了这一天可以开始采云茶了。
据说当时郡守大人听到这个名字,十分高兴,开云开云,不就是开拓彩云郡吗?
而且还寓意着开运,岂不是说自己将平步青云?
蓝玉又问道:“那不加其他佐料,这茶能好喝吗?”
“我们这里就这样,喝的是茶叶本来的味道,如果添加了其他佐料,味道就杂了。”
木秀林顿了一下,又说道:
“再说,那些佐料可不便宜。”
蓝玉咯咯一笑:
“我说这么讲究呢,原来是穷讲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