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敏感性极强的李烽,赶紧拍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一个干练的短发女子走来,站在还沉浸于荷尔蒙刺激中的许卫国面前,说道:“许卫国同学,虽然体检还没开始,但我代表项目组,提前发出邀请,你愿意加入我们项目吗?”
许卫国连连点头表示同意,离开国少队后,他终于又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
周围响起了诚挚的掌声。
“猛人老弟,我就知道你肯定行!恭喜你了!”11号球员叫得最欢。
短发女子说:“我叫陈庆,是这个项目的经理,希望接下来合作愉快。”说罢,把手伸向许卫国。
许卫国轻轻握住她的手,心里一阵激动,这是第一次跟人握手,说明他被当作大人看待了。
陈庆接着说:“我一会先给你一份合同,你回去给父母看,等体检没问题,签字就可以了。”
许卫国内心深处被扎了一下,黯然地说:“我没有父母,家里只有爷爷。”
陈庆心里一惊,面色温和地说:“那就拿给爷爷看吧。”
许卫国点点头。
“对了,《体育周报》的记者想要采访你。”陈庆又想起一事,“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替你拒绝。”
1块5一份的《体育周报》,是国内最大的体育报刊,也是学生们了解世界足坛最重要的窗口,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性格并不外向的许卫国本想拒绝,但他想起了意识中的那些数据,接受采访意味着极大的曝光度,短时间内,将会给他巨大的提升。
于是,他对陈庆说:“我同意接受采访,但有个条件,不能问家事。”
陈庆点头,表示理解。
-----------------
坐在面前许卫国,跟球场上的他,像是两个人:一个意气风发,一个少年老成。
“到底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他。”李烽心里想,“可惜不能问家事。”
“你是怎么喜欢上踢球的?”
李烽的这个问题,牵动了他内心尘封已久的柔软。
那是他记事起,收到的第一件生日礼物。那天,“爸爸”抱着他,他抱着足球,一起看了他人生第一场球赛。
尽管当时的他完全看不懂,但他能感受到“爸爸”的快乐,很单纯的快乐。他甚至有种错觉,看球时候的“爸爸”跟他是同龄人。
他当时立志,将来长大了,也要踢球,让“爸爸”永远快乐。
只是,这一切已经烟消云散了,也不足为外人道。
“因为踢球能让我快乐。”许卫国这样回答,这也不是谎话,“爸爸”快乐,他也会跟着快乐。
“虽然只有14岁,可是你的比赛经验却很丰富。那么到现在为止,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比赛是哪一场?”李烽继续问道。
采访以来,李烽第一次露出了微笑,当然是那场一群“巴西马拉多纳”参加的「告别赛」。
“是一场1:11惨败的比赛。”李烽的眼神里充满了怀念和欢喜,“我们11个「巴西马拉多纳」,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这小子行啊,很会撩拨人的情绪。”李烽心里想着,嘴里忙问道,“详细说说,听起来很有意思。”
几分钟后,听完许卫国的描述,李烽露出了悠然神往的表情:一群“巴西马拉多纳”输得一败涂地,太有画面感,也太有喜剧效果了。
“为什么离开国少队,没有加入职业联赛的梯队?”
李烽问了一个敏感且重要的问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