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小家伙原本在吃着自己的饭菜,但她突然开了口,“什么是‘房奴’?”
众人闻言一愣,不知该怎么回答她,更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最后盛夕解了围,她用手点了点小家伙的鼻尖:“你放心,爸爸妈妈会努力挣钱,以后不会让你当‘房奴’的。”
“呵呵——”女儿其实并没有听懂妈妈说了什么,她只是被盛夕的举动给逗笑了。
钱余也揉了揉她的脑袋,小家伙顿时更开心了。
郭子昱顺势岔开了话题,他向凌寻东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
“东子啊——”郭子昱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你当年真有勇气!要是换成我,那我大概会‘忍’上个三年,先把学位证拿到手再说。”
凌寻东笑了笑:“我要是告诉你,自己当年没有想过要‘忍’,那铁定是假话。”他给自己舀了碗汤,低头喝了一口,“或者你问我,退学后有没有觉得‘意难平’,或是想没想过重新考研,这答案也是肯定的——以上几点,我通通都想过。”
“但是后来工作一忙,加上自己也攒了些钱,我就觉得这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于是我便打消了那些想法,也就继续这么过下去咯。”
“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陈幸似乎想到了什么,“你当年,就没想过要换一位导师吗?”
四个人齐刷刷地看向了陈幸,就连小家伙也学着大伙,把脑袋转向了她。
“怎么啦?”陈幸觉得很疑惑,“我说错了什么吗?”
凌寻东摇了摇头:“换导师谈何容易啊!”
不过也难怪陈幸会有疑问——她一个本硕博连读的优秀生,从未经历过考研找导师这类事情。就连大三暑假进的实验室,也是她本科任课老师的课题组,可谓知根知底——陈幸的研究生生涯,一帆风顺。
陈幸回答道:“当年我们那一届,也还是有学生换导师的呀。”
“换导师的情况当然有可能发生。”钱余点了点头,“有些学校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开明的——比如导师中途离校,或者学生和老师之间,确实发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那么学院就得出面处理,对学生进行妥善安置。”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换导师是很难实现的。”
考研找导师就好比求职——科研环境的好坏、导师的为人及其学术能力、学生的科研前景等等,都是考生要着重考量的。两者间的不同,其一,在于读研旨在培养科研人才,并非通过工作创造金钱收益。其二,则是在社会上若工作不称意,自然可以“拍屁股走人”。只要骑驴找马,做好工作交接,期间保证温饱,自可“另择贤主”,还能美其名曰——自己荣幸地“把老板给炒了”。
可当一名一心做科研,却无法认同导师科研理念的研究生,想要“良禽择木而栖”,那他可否中途自行离开呢?
在钱余看来,此事万分讲究机缘。
第一,要看导师愿不愿意让学生离开。
这涉及学生手头上的课题进展,如果实验规模不大、程度不深,或许可以轻易脱离现状。但如果实验室人手不足,或遇关键“结点”,导师恐怕无法“放人一马”。
第二,取决于学生自己。
如果导师通情达理,不勉强学生留下,一旦该生选择离开,那么之前一系列的工作成果,也许就要与他“挥手告别”,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但文章的发表,就是研究生的科研“功勋”、毕业求职的“敲门砖”。既如此,学生是会选择做到一半的课题,还是“若为理想故,成果皆可抛”?
若是该研究生“拿得起,放得下”,那便会面临第三点——要找到愿意“接收”自己的新导师。
如果学生能找到令自己满意,又有招生名额的实验室,双方或许可以“一拍即合”。
但这事儿果真那么容易实现吗?
我们终究是处于人情社会的个体,同事、上级、下属,都在工作中密不可分。若学生在本校体系内另择实验室,那么这位新导师,怕是要处理更多的人情世故。
试想,社会上一个突然跳了槽的员工,天天与原单位领导“不期而遇”,而现任老板也时常与他的前任老板“低头不见抬头见”,将是个什么情形?如果双方领导都能大方接受现状,一笑泯“恩仇”,那结果自然可喜。可若非如此,只怕会令人膈应,两者都未免难堪。
学校里也是如出一辙——谁又会想要得罪同僚呢?
虽然也有研究生最终能够“求仁得仁”,例如在学校里跨专业、跨学区,甚至跨分校找到新去处,这也未尝不可。但该生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要添上几分运气。
那么,如果最后无法更换导师,那该如何选择?
是明知“此处非所愿”,就果断放弃么?如果是怀揣科研梦想的有志之士,会勇敢地重返考研赛场,再走一遭吗?将此时的科研成果,连同半到手的学位证书一并放弃,再付出比同龄人多一倍的时间和精力,重新寻找更理想的实验室么?
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像东子这般洒脱,“当弃则弃”呢?
恐怕大多数研究生最终只能做到一个字——“忍”。为了文章和学位,忍上个几年,熬到毕业,或许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众人纷纷填饱了肚子。于是陈幸自告奋勇,主动收拾碗筷,盛夕则在厨房里给大伙切水果。三个汉子都在客厅里,陪小家伙玩起了拼图游戏。凌寻东还提议和她比赛,不过他总故意“认输”,把小家伙逗得直乐……
转眼又到了周一,钱余也陆续收到了几封邮件,内容大多都是学生的自荐信。不过上周那位积极“到访”的硕士生,反倒是彻底没了“下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