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黑暗的环境里,将X-光胶片置于印迹纸上进行曝光,时间自定。到点儿之后呀,就将胶片迅速没入显影液中显影。待有条带出现后,将其浸入定影液里。”

“最后再放进清水中,洗去残留液体,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在钱余看来,这一系列操作还是比较粗放的。

“其实不管是胶片还是成像仪,这两种显影方式都是可行的。只不过用传统的X-光胶片进行‘手工显影’,需要我们自行控制曝光时间,无法做到成像仪的‘自动化’操作。”

“每一次用胶片显影,我们可能都要带着计时器。”

“特别是刚开始学习技术的时候,大伙都手生得很。一张片子大概需要曝光多久,我们都得慢慢地摸索经验——每一次实验中,蛋白样品的多少、转膜的效果、抗体的效价等,都决定了曝光的时间长短。信号强的话,所需的曝光时间就短。若是稍微多了几秒钟,那显影后得到的蛋白图啊,就是‘黑糊糊’的一片,别提有多难看了。”

钱余还记得,那天顺际宁在暗房里“翻箱倒柜”,最后竟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处,找到一打用过的胶片。每张胶片上都有蛋白条带,但图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上面星星点点,略显“白净”,有的则像被“泼了墨”,还有的像是打上了“马赛克”,模糊不清。

“这些就是之前‘报废’的显影结果了。”顺际宁将胶片递给了魏泺,“我们用的一直都是柯达的X-光胶片,这东西可不便宜啊,几百块大洋一盒——每次实验通常先‘压片’一张,若是曝光效果不佳,那就只能再接再厉了。”

“你看你师兄,他今天用了好几个电泳槽子。暂且不论,他究竟用了多少张昂贵的印迹纸——可要是在显影时,又有那么几张需要重新曝光的话,那当初这一盒子的胶片啊,就要被用去‘小一半’咯。”

当时的钱余听完顺际宁的调侃,也无奈自嘲:“确实如此。要是我再‘手残’一点,尹老师估计会是——‘滴血的心在地上打滚’的状态……”

钱余分享完旧事,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自从实验室买了成像仪,我做蛋白显影实验,就再也不会被关进‘小黑屋’里咯。”

“哈哈哈哈哈……”

学生们都被逗笑了。

钱余确实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又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类与科研实验的“交集”,让大伙感觉亲近了不少。

这第一场交流会办得相当成功。

就连研究所的领导,也对钱余多加赞赏——若是今后各位导师的学术报告,都能讲得如此生动有趣,又何愁学生们会不感兴趣呢?

但钱余并不清楚,这场交流会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拉近学生与导师的距离——这类活动的形式虽不多,但钱余也听说过——因为当年的尹学治也曾经煞费苦心,参加过一些类似的学生项目。

暑期的实验室,只有谢运、顺际宁以及钱余三人,于是聊天斗嘴,成了他们唯一的消遣。

譬如,谢运偶尔会自言自语:“唉,忙了一个多月了,我‘该’给自己放一天假吗?”

然后顺际宁会“不怀好意”地回嘴:“师姐应该问自己,我‘敢’给自己放一天假吗?”

谢运确实不敢——她已经注定延期了,必须争分夺秒赶实验,才能尽快毕业。于是她笑骂道:“去去去,一边儿去……”

当时尹学治也相当忙碌。

学校7月份刚放暑假,他就参加了本科生的“暑期项目”,每天都在学院的公共实验室辅导学生,却无暇顾及自己的课题组。一个月后,暑期项目结束,尹学治随即又出了差,去外地参加一场学术会议。

这天,钱余等三人正在实验室里“搬砖”,忽然听到门外走廊上传来说话声。原来是大伙的导师刚下飞机,家都没回就先赶赴实验室。他正一手拿着手机,另一只手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干脆以后这‘暑期项目’啊,我还是不接了吧……”尹学治随手关上了门,将自己的声音隔绝在室内。

学院组织的本科生暑期项目,旨在给各学科师生提供一个平台。既可以让导师向本科生介绍自己的科研方向,同时拓宽大学生的科学思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招揽”本校研究生生源。

但在钱余看来,这做法似乎有些“吃力不讨好”——只因尹学治不过尝试了一个暑假,心中便打起了退堂鼓。

“唉,也不知尹老师在和谁感慨呢!”顺际宁打了个呵欠,事不关己,又继续埋头做实验了。

“以前啊,我爸妈总‘教唆’我找份当老师的工作,说什么大学教师轻松得很——平时就给本科生上上课,一年还能有两个假期,特别是长达两个月的暑假,能想去哪旅游就去哪旅游。而且大学还不像初中、高中那样有升学压力,简直是个‘美差’啊!我当时还乐呵呵地答应了。”谢运摇了摇头,苦笑道,“唉……就当自己是年少无知、孤陋寡闻、戏言一番咯。”

谢运从硕士读到博士,分别进了两所高校、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她对大部分高校理科老师的“科研作息”,早已了如指掌。

显而易见,眼前的尹学治,也全然没有享受过大学的常规寒暑假期……

参加完交流会,钱余顿觉如释重负——尽管他在台上滔滔不绝,看似游刃有余,但钱余始终认为,自己并不擅长这种类型的“交流方式”。

和大伙随意聊过几句,钱余便匆匆离开了会场。他回到办公室,开始查阅学生上交的实验总结。而明天,又将是另一个周六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