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喜又问一句:“京城已经风雨飘摇,官府还会受理这种案子吗?”
李靖微微笑道:“李某正是在京城衙门任职,负责这方面的罪案,我可以亲手把她送进大牢,当然如果黄郎君觉得突厥人罪不容赦,也可以把她交给那些受伤百姓的家属,直接处于私刑!”黄四喜对他道:“你是地方官,就由你来处理罢!我要早早入城,须得尽快上路!”
“那李某就代劳啦!”
李靖上前废掉了淳于薇武功,然后交给了受伤百姓,他们暂时没有人死亡,但均受到羽箭的贯通伤,流血比较多,如果后续有谁伤重不治,就会杀了淳于薇泄愤。
黄四喜没有继续停留。
目前官道上人群拥挤,他将马车遗弃在林内,领着婠婠与石青璇徒步前往长安。
途中他问起李靖:“李阀大军还要多少天才能抵达京师城下?”
李靖估算说:“大约需要半个月!”
黄四喜知道李靖是统兵大家,又问他:“你觉得李阀多久可以攻破京城?”
李靖先笑了笑:“看来黄郎君也认定李阀肯定能够攻占京城了,李某也是这么看!”
他轻叹一声,又道:“李渊父子全是知兵之人,领兵有方,朝廷大军却被拖在东都应付李密,这次李阀占据天时,夺取京城几乎是板上钉钉!
等李阀入主京城后,只需铲除薛举父子的西面之患,就能够遥看中原群雄逐鹿,李阀则可以趁着鹬蚌相争,坐享渔人之利!”
他热衷于兵略,对天下大势也了如指掌。
黄四喜听他侃侃而谈,就道:“李郎君对李阀前景如此看好,怎么不直接前往李阀军中效力,返回京城做什么?”
李靖正色道:“李某是朝廷官员,不管李阀兵容再强,那也是叛逆,李某食朝廷俸禄,不会背弃而去!”
当然等李阀推翻隋廷后,他也不会愚忠到底,到时自会根据局势改换门庭。
黄四喜觉得他言不由衷,取笑一声:“你既然忠于朝廷,为什么不在官府尽忠职守,反而跑到东都去闲逛半年?”
李靖老脸一红:“黄郎君,李某是奉上官之命到洛阳公干的,顺便去拜会故友,哎,谁知瓦岗寨爆发一场大内讧,龙头翟让丧命李密之手,洛阳官兵趁机攻打瓦岗寨,那边局势同样是一团乱麻,我的故友与瓦岗寨有些关联,也因此不知所踪!”
黄四喜怔了下神:“翟让死了?”
李靖点头:“已经死了小半月,现在兵荒马乱,是不是消息传递缓慢,黄郎君才尚未听说!”
黄四喜赶路途中从不与江湖人物接触,就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情报。
旁边红拂女听两人提到翟让,忽然插了一句话:“李密狼子野心,但这位翟龙头也不是什么好鸟,数月前他被李密暗中行刺,被寇仲与徐子陵所救,他非但不感谢救命之恩,反而以怨报德,竟然为了杨公宝库下落,对寇仲与徐子陵痛下杀手,这种人是死有余辜!”
但凡是争夺天下的枭雄,本质上都是一个德性,谈不上好坏,全是出于对权势的追逐。
黄四喜很早就对翟让与李密反感,自然不会对两人死活放在心上。
他见红拂女对瓦岗寨内情这么了解,就说:“李夫人怎么知道翟让恩将仇报?你见过寇仲与徐子陵?”
“妾身不曾见过!”
红拂女指指李靖:“我家郎君与寇仲徐子陵有交情,从两人口中听闻了这件事,翟让死后,李密也在追杀两人,两人就逃亡去了江南,我家郎君得知两人离开中原后,就也返回了京城!”
李靖要拜会的故友就是寇仲与徐子陵,他们曾经在江淮的一场兵乱里相逢,当时翟娇的婢女素素也在场,四人因此结下患难之谊。
后来翟娇被突厥人颜里回与铁雄抓走,婢女素素与李靖结伴北上返回瓦岗寨,寇仲与徐子陵在江湖上到处游历,数月前也前往瓦岗寨寻找素素,亲历了翟让与李密的火并。
事后寇仲与徐子陵带着素素逃去江南,李靖则领着红拂女返回长安。
黄四喜知道寇仲与徐子陵知道杨公宝库的方位,他这次抵达京城的消息,如果传到寇仲与徐子陵耳朵里,两人也有可能赶来京城,提前取出宝藏。
虽然黄四喜只对杨公宝库里的邪帝舍利感兴趣,但他也不希望宝库内的军械与财宝落入外人之手。
他需要想一个办法,在取走邪帝舍利的同时,也把库内藏宝全部搬空,不能留下后患。
石青璇知道黄四喜这趟赶来京城,也要拜会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惠,梵清惠早已经剃度出家为尼姑,不会选择在客栈居住,应该是借宿在京城内的寺庙里。
以前石青璇来过京城几次,每次都匆匆离去,并不清楚城内的寺庙情况,就找李靖与红拂女打听,城内都有哪些尼姑庵。
红拂女急忙介绍:“东大寺旁有一间玉鹤庵,是城内供女子修行的庙宇,我与主持常善师有交情,倘若石大家想去烧香拜佛,我可以给石大家引荐!”
石青璇笑道:“那可劳烦李夫人啦!”
她瞧了黄四喜一眼,心想到了京城后就先去光临玉鹤庵,说不定梵师叔就在庵中。
几人聊着天,在官道上的密麻人群里穿梭小半日,临近黄昏时总算赶到了长安城南的明德门。
这时城门已经早早关闭。
不过今天的一位守城将领出自独孤阀,数月前曾经跟随少阀主独孤策在江道上押送私盐,曾经见过黄四喜。
他发现黄四喜竟然到了京城,大惊之下就要喊出声来,却又担心引发风波,给独孤阀惹来麻烦,他就不动声色打开城门,把黄四喜与李靖一行人放进城内,他则悄悄返回独孤阀报信。
李靖碰巧也与守城的一位官员认识,以为是自己拿到了入城特许,就没有在意独孤阀的事,领着黄四喜在城内逛了起来。
从明德门入城,踏足朱雀大街。
这是贯通长安城南北的主轴线,朱雀大街两旁不管是商铺与民居,全是规制宽阔的大宅院,院落重重,尽显豪华。
由于战火临近,长安的繁荣盛况却已经不复存在,街上原本应该车水马龙、行人如鲫的热闹一幕,黄四喜入城后并没有看到。
但黄四喜并不觉遗憾,反而认为城内越冷寂,越利于他开启杨公宝库的机关大阵。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