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好的,咱们盼星星盼月亮,朝廷总算是想起了我们。”易治说话的声音十分沉闷,就像是猪在哼哧一样。
张重十分好奇在这个小岛上,这个易治是怎么吃得这么胖的。
“那可有名册地册?”张重问道。
易治慢吞吞的从衣服中掏出一本黄色封皮的册子,说道:“回大人话,目前小王家岛共有人口三百八十一人,这要给大人说明一下哈,如果大人昨日来的话,便是有三百八十二口,昨日晚间死了一人。这个......丁口是二百一十二人,其中成年壮丁一百三十六人。这个......小王家岛都是山地,卑职带领众人披荆斩棘,目下垦得山田一百三十二亩三分有奇。这是人册地册,请大人过目。”
说罢,双手将那个册子递过来。
易治说话十分的慢,每说几句便要喘口气,张重十分担心他一口气喘不上来便昏死过去。
但是这人却颇有些超乎张重的意料,他不仅识字,甚至还精于算术,就这岛上开垦的一百来亩农田,他便能测量的有零有整,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张重点了点头,伸手接过册子,翻开一看,人册一部都是以户造册,每丁后面都标注有出生年份,籍贯、身形特点,甚至诨号。张重见后面人册最后一项写的是未婚成丁,张重看了看共有三十多人。
人册后面是地册,地册简单画有土地的形状、相对位置,就如鱼鳞册一般,每地都标注有哪户耕种。
张重笑了笑,说道:“易百总可算是有心人了。不知易百总原先是做什么的?看着不像是军户出身。”
易治说道:“卑职是江淮人,天启年间随南兵到了东江,原只做营中账房先生,毛帅死了之后,东江镇屡生变故,卑职便流落在此,如今想起来,离乡已过十几年了。”
易治说这话颇有伤感之情。
张重抚慰了一番,估摸着人差不多到齐了,一步跨上了一块大石头上,高声说道:“今日本官奉命过来整编你们,按照朝廷的旨意,只收编壮丁作为营兵。本官此次只收五十战兵,月给银二两,一日吃三餐,管饱!收三十辅兵,月给银一两,一日三餐,管饱!”
张重的话一说出,下面马上乱哄哄一片。罗成贵和曹金弹压了好一会,人群才稍微平静。
张重继续说道:“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也是贫苦人家出生,能够体恤大家的不易,被选中之人如有家人的,战兵家月给粮一石,辅兵家月给粮半石。现在开始报!要报名的请到这边登记。”说指了指罗成贵和曹金的位置,两人已经搬了一张方桌在了张重右侧。
张重话音刚落,一群人便冲向那个方桌的位置,吴队长指挥着兵丁不停的用鞭子抽打,这些人才好不容易排成了歪歪斜斜的两队。
张重来到方桌前坐下,将易治给的名册摆放在方桌上,
“姓名?”张重见排在第一的是中年男子,看身形骨骼宽大,看起来有点瘦,但是肌肉却很发达。
“小人名叫陈祖德,辽阳人士。”这中年男子恭敬地说道。
张重翻看名册,在最后一项里找到了这个名字,便给罗成贵努了努嘴,罗成贵在他左臂上系了一根红色的布条。喊了一声;“陈祖德入选!”那陈祖德笑嘻嘻的走到了罗成贵身后的空地。
第二人是身形较小,目光有些呆滞,张重摇了摇头,曹金将他推出队列,这人仍然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在原地打了几个转。
第三人身形中等,看那年纪约莫三十岁上下,张重在名册中找到他的名字,他是这家户主,家中尚有妻子三人,老母一人,张重继续摇了摇头。
第四人家身材矮小,但是看着还算壮实,家中有妻子两人,张重示意了一下曹金,曹金在他右臂绑上一根白布,将他带到自己身后的空地。
张重按照这个方法,基本将成丁中堪用的全部选了出来,其中名册中最后一项的人几乎全部选到了罗成贵身后。
眼看着名额已经快要全部选完,忽然人群中冲出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推开前面两人,抢到了第一个位置,喊道:“钱小六,盖州人,上战场,打过建虏。“
张重打量了一下这个少年,人虽然瘦弱,但是眼睛里带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清澈,低头翻了翻名册,在名册的最后一项,上面写着:钱小六,盖州人,军籍,天启二年生。
“小小年纪,你如何打过建虏!”张重正色道。
“我打过,崇祯六年的时候,我爹在旅顺口黄总兵麾下做家丁,我在那边打过建虏,后来建虏势大,黄总兵打不过,壮烈询国,我爹将我送到逃出旅顺口的船,自己返回搭救黄总兵,也在旅顺口阵亡了。”这少年说话吐词清晰,虽然说的是苦大仇深的事,但声音里却透着一股朝气。
张重面不改色,说道:“请排队。”
那少年还待再说,吴队长一鞭子已经抽打在了他的背上,少年“啊”的一声跳了起来,垂头丧气的走回了队列中。
排在他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全部被淘汰,到这少年的时候,他已不抱希望。
这时曹金在他的右臂上绑了一条白布,这少年立马喜形于色,三步便跨进了队伍当中。
拣选完毕,张重共选战兵五十人,辅兵三十一人。
所选各兵中有家室的,当场发放粮食。得了粮食的人兴高采烈地扛着粮食回去,没有粮食的一个个唉声叹气,只觉得自己运气不好,选不上兵。
张重走到易治面前,说道:“易百总愿意仍留岛中管民,还是入我军中,无论在军在民,仍做百总之职。”
易治笑了笑,说道:“卑职本就不是军人,自然做不得军职,这百总在下是不做了的。卑职也不是辽人,原先管着这许多人,亦是担着责任,不忍弃他们而去,现在朝廷过来收编,他们至少也有一口饭吃,我便也要退位让贤,向上封请辞后回归故土,不然一把老骨头恐怕要埋葬异乡了。”
张重可不舍得这样的人物就走,说道:“易百总是高风亮节,急流勇退,在下佩服的紧。
只是易百总尚有家乡可回,可我百万辽民的家乡已尽是胡尘,遍地腥血,我百万辽民早就无家可归。
在下恳请你暂留军中,若是不愿意再从军,便仍在营中做文书管账,月银可按照八两开支,享受百总待遇。如果一年之后你仍不愿意留下来,在下派船礼送你到登州。”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