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因为法兰西有夏尔

布鲁西洛夫对夏尔连声道谢,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刚走出指挥部,全程跟随布鲁西洛夫的翻译兼参谋就疑惑的问:“将军,您相信夏尔的战术吗?他似乎什么都没给我们,只是给了几个建议。”

他们此行原是希望夏尔能给一款坦克的设计及配套战术,现在这目的显然没达成。

在参谋看来,雪橇、马车加马克沁这个建议虽好,但依旧很难与德国人的坦克对抗,心下不免有些失望。

布鲁西洛夫轻轻一笑:“这些已经足够了。”

他没有多说,在参谋及普通人的眼里,总是希望能拥有那些看似高大上的装备并以其制胜。

但布鲁西洛夫却明白,往往是雪橇、马车加马克沁这样极为简单又能短时间大批量投入战场的装备才更具杀伤力。

试想,德国人在东线能有多少台坦克?

俄军却能瞬间能装备成千上万辆马车马克沁,一旦发动进攻,必定会让德国人首尾难顾。

走出机场坐上开往码头的汽车,布鲁西洛夫若有所思的对参谋说:

“我唯一不太确定的,是夏尔说的用骑兵取代装甲兵作为穿插部队的战术。”

“毕竟有索姆河的失败的战例在前,同时马匹这些血肉之躯很难抵挡敌人的火力。”

“但是,说不定俄国的气候和环境的确像他说的那样,值得一试。”

参谋表示赞同。

此时的东线已濒临崩溃,如果不用夏尔的战术还能怎么做?等死?

还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还有一线希望。

布鲁西洛夫透过车窗回头望了望机场的方向。

布鲁西洛夫听说夏尔最近与英国皇家海军不太融洽,不久前他还以为是夏尔狂妄自大自寻死路,现在看来,正在走向死路的很可能是英国皇家海军而不是夏尔。

汽车在马达声中加速往前开,寒风沿着车窗“呼呼”的吹了进来。

布鲁西洛夫没头没脑的问参谋:“知道我们为什么积极加入这场战争吗,弗拉基米罗维奇?”

参谋一愣,微微摇头。

这的确有些奇怪,这次世界大战跟俄国关系不大,但俄国却最早发动全国动员令。

在奥匈帝国宣战48小时后,俄国全国动员增加了90万现役兵力,又征召了400万后备兵力。

而此时英、法甚至还在观望,直至十几天后法兰西才拉起了一支140万人的队伍,而英国只组织起了一支7万人的远征军。

“因为我们认为英国能赢得战争。”布鲁西洛夫沉声回答:“跟她站在一边总是能获得胜利,明白吗?”

参谋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两百年前,彼得大帝亲自带人到荷兰和英国学习造船。

他学习到的不仅是技术,还见识到了英国的强大,甚至思想和政治都深受其影响,直至现在。

但布鲁西洛夫却轻轻一叹,喃喃说道:“现在,我们似乎要换一换了,另一种思想。”

他没有明说。

不过参谋却听得明白,从目前的形势看,俄国更应该跟着法兰西的脚步而不是英国。

因为,法兰西有夏尔,而英国已经落后了!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