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现下农村里,对孩子教育不怎么重视,几乎所有家长只认定,自家崽儿能认识几个字,那就是有文化了。

想要扭转这种认知,国家足足努力了几十年。

直到十几万万人口教育普及率跻身世界前列,依旧在推行义务教育。

这对待教育的态度,无疑是值得尊敬且伟大的。

“你们俩下半年也升五年级了,这次期末考,是老弟第一次超过俩姐姐,值得表扬,但也不要骄傲。

你和澜蕴两个,在五年级不说进步,只要保持,以后上初中、高中,最好能考上大学。

等大学毕业还想念,就算出国,大哥也能给你们想办法。”

霍奇林想法还是很传统的,这个年代不传统,那也没其他办法。

想要出人头地,除了读书,学习科学知识外,其他路子,在计划金济大环境下,也被堵死了。

这晚聊过成绩,弟弟妹妹仨就开始正式放暑假,霍奇林相对之前,也变得更忙了一些。

大队上民兵排期表,由大舅霍湉泯亲自送到霍奇林手上。

每个月,他都要参与五次白天巡逻和十次夜间巡逻。

白天上下午各巡逻整个大队两次,夜间则分为上半夜和下半夜,俩时段各半,主要守好农田就行。

随着安排下来,霍奇林很快迎来了他第一次工作。

暑假第二天,霍奇林早早做好晚饭,五点半就和家里三小只饕餮一顿。

就穿上部队给发的迷彩,来到大队部,和自己搭档碰头。

这第一次的搭档还是熟人,大队长大儿子杨应才。

“大杨哥,我还在想谁和我一起搭伙呢。”

杨大大笑了笑,找武器管理员领枪,一把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霍奇林看着,只有羡慕的份。

全赖部队还没给批准持枪,他的持枪证还没能办下来,理由是受训时间太短。

还得俩月后统一考试,合格了,部队上才会给批准。

不过霍奇林把自己的大宝贝带了来,那把由老手艺人手工打造的双管猎枪。

“杨十三叔,那啥,不能给我配枪,子弹给我发一点呗?”

武器管理员也姓杨,杨堡大队也就杨姓人最多,他在这一辈中排行十三。

大队民兵队里五十人,实际上五六半也就只有两支,更多的是部队淘汰下来的五三式,那可以做到人手一把。

“成啊,牛娃,你这枪打的什么子弹?”

他这双管猎枪,正式名儿应该叫做霰弹枪,经典设计,威力大,关键是抗造,而且不挑子弹。

“八毫米、点三、点五的子弹都可以,你看着给呗。”

七毫米、八毫米子弹,霍奇林手中这把手造霰弹枪都可以用,最适配的自然是点五(0.50)子弹,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可惜民兵队武器库里面别说点五了,点三的子弹都找不出一盒。

“那行,和你大杨哥一样,给你步枪弹。”

霍奇林也不拒绝。

他这枪弹仓规格为三英寸,装下适配五六半那不到四厘米长的步枪弹,绰绰有余。

杨十三给了杨应才两个弹夹,一共二十发子弹,又给霍奇林十二发步枪弹,刚好能装下一半弹仓。

两人又和杨十三唠了一会儿,等到另外一组同样上半夜巡逻的俩人到来。

五人就搁仓库外等着,直到六点左右,白班四人来归还武器,这才交接了工作,开始巡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