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人参

侯府,一个中年男子束手站在门外,正观赏着白墙青瓦的侯家宅院,男子身后则是跟着七八名帮闲差役

中年男子身着皂袍,颌下留着短须,此人便是嘉定户房司吏张洪

侯府府门大开,但张洪等人却并未闯入府中

张洪身后的一众帮闲歪歪斜斜站在门外空地上说笑,街上百姓见得一众门前众人,皆是神色惊惧,匆匆退避而走

过不多时,侯岐曾便领着侯玄汸顾天逵等人走向门外,侯岐曾看着府门外的张洪,还未踏出门口,脸上便已带出笑容,躬身行礼

“原是张司吏来了,家中已备好茶水糕点,还请张司吏入府一叙”

张洪看着满脸笑容的侯岐曾,脸上也是浮现笑容,露出森森白牙,开口说道

“侯先生多礼了,只是在下此次乃是为公务而来,入府便不必了”

侯岐曾闻言,脸上虽是笑容不变,但心中却是立时一沉

这张洪乃是县中户房司吏,县中籍没催收之事,便由其负责执行,侯家先前与此人已经打过多次交道

这张洪平日但凡来侯家,无不吃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要贿赂,此时这张洪却是一反常态不肯入府,显然是来者不善

张洪也不管侯家众人神色,直接开口说道

“今秋朝廷往府中拨下一批辽参,要府中发卖筹措军饷,用以供应前线军需”

“前线将士日日与明贼相战,这才保得我江南一地安宁,这军饷之事却是耽搁不得”

“朝廷催促甚急,县衙一时间难以将辽参卖出,只得请县中大族相助”

“侯家乃我县中义绅,县衙欲请侯家购参五斤以助军资,请侯老爷万勿推辞”

侯岐曾等侯家众人闻言,脸上神色却是立时大变

粤省朝廷攻入浙省以后,为了防备明军攻入江南,浙省与南直隶各地的军队数量与日俱增

江南浙省两地如今兵员不下十万,这些人大部分皆是清军攻占江南浙省过程中,投降的明军以及各地趁乱而起的匪兵

本来对清廷来说,最好的方法便是收编骨干精锐,然后将大部分的乌合之众尽皆遣散为民

如此既可减轻朝中负担,又能多出民力恢复生产

但明军攻入浙省以后,明廷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清廷此时却根本不敢裁撤军卒

清廷留着这些兵卒并不是为了对抗明军,这十万人中只有江南四镇,以及浙省方国安等三四万原先的南明主力,还算可堪一用

剩余的五六万人,全是在大乱中收降来的乱匪弱兵,清廷就是将其尽数裁撤,也根本不会影响江南的战力,但清此时廷却根本不敢这么做

清廷若是保留着这些弱兵的编制,还能暂时稳住这些人,但清廷如果开始大肆裁军,那这数万失去生计的兵卒,必然要在江南生事

江南的八旗主力自有能力镇压这些弱兵,但此时清廷真正的大敌可不是这些乱军

若是这些乱兵在江南作乱,而浙省明军又趁乱进攻,那江南恐怕会直接沦陷

江南之地富庶,按说养十万军应也勉强够用,但江南的粮赋大部分都要运往京师,根本不可能留在本地

清廷此时根本就拿不出钱粮,来给这一大批裁又不敢裁,用又不可用的绿营兵发饷

军卒不能裁撤,清廷又无钱发饷,那怎么办,那就只能苦一苦江南的士绅,骂名汉官来担了

清廷为了筹措军饷,想出的第一个方法便是在江南加征重赋,同时严厉追索逋赋

清廷在刚刚入关之时为了收买人心,刚一迁入京师,便宣布废除三饷,彼时一众士绅百姓尽皆高呼大清圣明

但好景不长,在清廷扫灭弘光朝廷以后,清廷认为南明已难成气候,于是便重新开征辽饷

彼时距离清廷刚刚宣布废除三饷还不到一年,短短一年时间就要出尔反尔,纵是清廷也觉得脸上抹不开面子

但抹不开面归抹不开面子,银子还是得收的,那怎么办,自然是将这加征的辽饷给换一个名字

大明的辽饷在万历年间被称为九厘银,于是大清便把加征辽饷,变为恢复大明旧制,重征九厘银

我大清说要废除三饷便要废除三饷,但我大清可没说过不收九厘银

万历年间,大明为剿灭辽东女真人加收的九厘银,此时再次被清廷重新征收起来

这件事其实极为荒诞,大明收九厘银是为了灭辽东女真,也就是说清廷此时在加收一项用来剿灭自己的税银

而且这份原本用来剿灭女真人的税银,清廷一加就是数百年,一直到清廷覆灭这才停止

这便是清廷所谓废除三饷的实质,清廷在后世诸多宣扬的所谓仁政,其底色大多如此

清廷除了重新加征辽饷以及追缴前朝欠赋,另一个筹措军饷的方式便是卖货

此时中原的大部分人参几乎都来自辽东,而辽东的人参产业又几乎全被清廷垄断,清廷手中此时掌握着海量的人参

朝廷没钱发饷怎么办,那就把人参发到各省,令各地府县卖参筹饷

人参在此时颇为名贵,清廷没有明抢还愿卖参换钱,看起来还颇讲规矩,但若是细究这卖参之制,便能发现其中的荒谬之处

明朝初中期,人参虽然也算名贵药材,但价格并不算太贵

万历十二年,中原一斤人参不过一两银子,但到万历三十九年,大明境内的人参价格却涨到了十两一斤,到崇祯末期参价又继续抬高,到了一斤十五两的高价

从大明开国至万历十二年,数百年间明朝的参价都在低位徘徊,而在万历以后,短短数十年间,人参价格却飞涨十几倍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在这几十年间清廷开始崛起

万历年间参价飞涨,不是因为人参产量减少,而是因为清廷彻底垄断了人参产业,所以人参价格才会迎来暴涨

在清廷的垄断干预下,中原之地的参价此时已经高达十五两,但江南各县拿到的辽参,定价却还要更高

以嘉定为例,嘉定县衙售卖的人参价格高达三十七两,民间参价不过十五两,县衙所卖的人参价格几乎翻倍,根本不会有人去买

清廷朝中已经定好了价格,人参发下去了,最后收银子时少一两,县衙主官都要遭到严惩

县衙为了完成任务,这些人参自然便落在了侯岐曾这些县中义绅的头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