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对于此次征讨辽东还是十分重视,已经任命了主帅,但是按照大明的惯例,还要派遣一名高级文官,负责统筹战局,供应军需,对于这个人选,朱载坖一直拿不定主意。
本来朱载坖认为,不必单独派遣文官前往处理此事,有蓟辽总督唐顺之、辽东巡抚侯汝谅,这两位督抚,足够总管辽东战事了。
但是不巧的是,蓟辽总督唐顺之以疾请辞,朱载坖遣御医探视后唐顺之确实是肺疾,需要静养,朱载坖不得已批准了唐顺之的致仕,加唐顺之太子太保兼少保、兵部尚书、赐驰驿归乡。
唐顺之致仕,就意味着蓟辽总督出缺,这可是要职,尤其是现在朝廷正准备对辽东用兵的关口,蓟辽总督怎么能欧出缺,吏部尚书杨博急忙向朱载坖上疏请求廷推蓟辽总督,朱载坖当即下旨,要求吏部廷推蓟辽总督的人选。
经过吏部的廷推,最终向朱载坖推荐了三人,正推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汪道昆,副推两人,巡抚浙江都御史王崇古,巡抚大同都御史方逢时。
朱载坖在汪道昆的名字上划了一个圈,任命汪道昆以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总督蓟辽等处军务事、督理粮饷。其实从唐顺之出缺之后,朝野就很清楚,这个蓟辽总督的位置只有汪道昆能做,汪道昆是现在朝中为数不多的有过征讨女真经验的官员,而且汪道昆也算老于军务的知兵之臣了。
更加重要的是汪道昆是朱载坖的宠臣,朱载坖一向很信任他,杨博很清楚这个事情,参与廷推的重臣们也很清楚,即便是杨博作为吏部尚书,再向推醋党成员上台,他也很清楚的知道,从唐顺之走后,这个职务就只能属于汪道昆,没有其他人。
朱载坖在下达了圣谕之后,召见了汪道昆,询问汪道昆对于辽东战事的看法。
汪道昆认为,官军的实力是远超觉昌安的,剿灭觉昌安,不是问题,但是打来孙才是官军最关注的事情,所以汪道昆认为,要急进缓战,所谓急进,就是官军在行军上要行动迅速,不给觉昌安以逃窜的机会,将觉昌安和建州左卫的主要据点都要予以包围,作出一副官军要迅速解决建州左卫的态度,逼迫打来孙支援建州左卫。
而缓战就是对于建州左卫的这些大据点,不要急于进攻,一来是攻坚毕竟是损失很大的战斗方式,官军的锐气会在攻坚战中受到很大的挫伤,不便于对打来孙作战,二来就是快速的将觉昌安剿灭之后,打来孙就不会来支援了,要给打来孙一官军久攻不克的假象,诱使打来孙或者其他觉昌安的支持者们前来救援,方便官军一网打尽。
朱载坖对于汪道昆的方略是基本上同意,除了要求汪道昆在作战上尊重戚继光作为主帅的权力之外,关心的就是辽东的后勤保障问题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