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二十七年。江宁。

尘埃落定,洗尽铅华,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梦经流年,梦回曲水边,梦中看,烟花绽出月圆,叹尘世牵绊,何曾到岸!

京城,西山。

万山红遍,霜林尽染,点点似是离人泪。

那二人有说有笑,一路从山脚上去,从山顶下来,且将这尘世万物带上云端,再在那云端俯视,巍峨大殿,雄伟宫墙,如井市集,俱都踩在脚下,一并踩在脚下的,是过往的云烟。

一缕袅袅琴声从层林间流泻而出。

那琴音空灵淡泊,飘逸超凡,非凡俗中曲子,却如天外纶音。

二人笑谈中来到那寺庙门前,合什闻讯,一时,一尼姑出来应道:“二位大师安好!贫尼智能有礼!”

“小僧空空,见过师太!这许多年,师太每日都如此超凡不群!”其中一人道。

“小僧情情,多次叨扰师太,惭愧!今日市集过来,偶又见另一版本书稿,题曰《红楼梦》,而非前日的《石头记》,故而特意带来了,烦请师太……”正说着,寺庙后院那悠扬的琴音又起,略加思索,继续道:“烦请师太,交与警幻仙师品鉴!”

智能微微一笑:“贫尼替仙师谢过二位大师,多谢二位大师多年来柴米周济。”

“凡尘小事,师太何必挂怀!但不知,今日,是否有缘得见仙师一面?”情情和尚闻到。

那智能微微一笑:“警幻也,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早已脱身化外,见与不见,有何不同?大师原本是慧根之人,何必多年来痴缠入幻梦之间,定要再落迷津?”

“多谢师太点化!小僧去也!”

“大师慢行!仙师尚有一事动问,敢问大师,缘何会来这西山修行?”智能唤道。

“多年前,凡尘中一故人,临终前最后两字便是西山,故而贫僧此生,便知与此有缘!”

“痴男,怨女,忠仆,义士,白驹过隙,拈花一笑罢了!”智能叹道,又说:“仙师今日曾言道,苦海之中,今日又将有人脱离,大师如尘缘未了,何不再入凡尘走一遭?”

那情情和尚轻笑道:“罢了,如今还有什么放不下!只是每日能听到仙师琴音,得闻师太点化,在这山水间徜徉,已是绝佳之因果!”

“此是一篇颂圣而不落俗套之诗,想来大师必有可用之处!”说毕,从袖筒中拿出一张尺素。

那情情和尚一笑,如往日那般拿了过来,见上面写着“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哈哈一笑,携了那一直立在一边闭目打坐的空空和尚,下山去了。

一行笑语传来:“你因何不听师太点拨,反而酣睡!此不辜负你我上山下山之奔波!”

“我名空空,情缘空空,子孙空空,因而无需上山远远观望身影,也无需下山碌碌索求书稿,不必管它内中多少更改变化,不必管它世人瞩目谈论,更不必管儿孙生死哀愁,不睡,还要怎地?”那空空和尚大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