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银本位不是以白银的重量计量价值也就是不是以‘两’为单位,而是以货币的‘元’为单位。
虽然有来自西方国家的能工巧匠铸造新的银币铢钱,据说他们的第纳尔、迪拉姆等货币工艺在西方举世闻名。
但是要想改变东方人的传统思维惯性,是有一条艰难的路要走的。
一些地方豪强和商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开始暗中抵制新政。
他们散布谣言,说朝廷是想要以缺斤少两的白银来掠夺百姓财富。
当年王莽的新朝雅政也是这么搞的啊,一块刀币,硬是规定说是价值千枚五铢钱,结果帝国经济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难道,当今陛下要复现那个惨烈的教训吗?
他们煽动民众反对银本位货币政策,甚至有人公然拒收新铸造的银币。
货币改革,刘禅挂帅,刘谌主抓,他在得知此事后,立即采取了强硬措施。
下令税务稽查司出动,对那些抵制新政的豪强和商人进行严厉查处。
税务稽查司的成员们迅速行动,查封了几家拒收银币的商铺,并将涉事的商人逮捕入狱。
与此同时,刘谌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向民众解释银本位货币政策的好处。
他亲自撰写了一篇《银本位告民书》,详细阐述了新政的意义和实施方法,刊印邸报发行,同时命人在各地张贴宣读。
“银本位货币政策乃朝廷为稳定经济、促进贸易所设,旨在造福万民。凡拒收银币、散布谣言者,必将严惩不贷!”
刘谌的声音通过各地的宣传官员,从中央传到地方。
在朝廷的高压政策和宣传攻势下,抵制新政的声音逐渐平息。
民众被动接受银币,然后再帝国庞大的物资基础下,竟然发现还真的能运行。
上面印着高祖斩白蛇的银币并没有规定一个很离谱的购买力,还是颇符合市场规律的。
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一种可靠的货币后,市场交易变得更轻松起来。
商品开始有了针对银币的价格锚定,物价也逐渐稳定,贸易也变得更加繁荣。
建兴二十八年,银币流通已经畅通无阻,大汉帝国的经济市场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皇帝刘禅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这是刘禅第一次放权给太子,他证明了自己或许没有刘禅的见识与才能,但也已经具备一名合格统治者的能力。
同时,也是通过此次改革,太子已经在朝中建立起一定的权威。
银本位货币政策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经济支柱,为帝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刘谌也在这次新政的推行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意志,成为了朝野上下公认的贤明储君。
“太子,此次新政的推行,你功不可没。”刘禅对身旁的刘谌说道。
刘谌躬身说道:“父皇过奖了。此次新政的成功,全赖父皇英明决策,儿臣不过是执行而已。”
刘禅微微一笑,拍了拍刘谌的肩膀:
“朕年事已高,未来这大汉的江山,终究是需要你来守护,你的实力并没有令我失望。如今,你所欠缺的,也就剩下军功了。”
“得到民心的支持,得到百官的支持,还要得到军队的支持,这就像是鼎的三足,缺一不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