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云在旁边驻足观看着,眼神中带着几分惊叹与欣赏,目光仔细而又贪婪地扫过这件珍贵的工艺品,他伸出一只手,仿佛生怕弄坏眼前的稀世珍宝那般,动作极其轻柔,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宫灯的纹路,似乎通过指尖触碰能感受到那岁月的痕迹与匠人的心血。

“这可不是一般的宫灯,”宋青云忍不住低声赞叹道,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清宫宫灯,你看这骨架,用的可是上好的紫檀木!”

他顿了顿,仿佛要让陈阳充分理解这其中的珍贵,“这制作工艺,那叫一个严格!每一道工序都得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他掰着手指头细数,“雕刻、镂空、刻画……,缺一不可!这物件设计独特,工艺精湛,简直就是清代宫廷艺术的巅峰之作!”

他的手指从雕刻着蝙蝠纹的顶面缓缓移到灯身,微微用力触按了几下,然后停留在细腻的回纹上。他仿佛在向同伴解释,又似自言自语般说道:“你看这纹饰的排列和衔接,纹理流畅且不失对称美,真叫人不得不服气啊!贵气端庄,不愧为皇家之物。”

接着,他的目光上下扫视了一遍,停在了那吐水金鱼的细节上,眼神亮得仿佛两盏灯,“瞧瞧这鱼腹上的鳞片,层层叠叠,深浅的纹理处理得如此生动,连鱼鳍的筋络都一清二楚,简直精妙到极致!这雕工、这技术,啧啧,真是独步天下!”

说到这里,宋青云忍不住啧啧连声,又看向托托泥上雕刻着的那流畅水波纹样,他脸上泛起由衷的佩服与感慨,“这纹路,犹如湖面微风吹过引起的涟漪,放在雕刻作品中竟然如此真实,我实在怀疑当年工匠们是不是直接用湖面倒影做的模板。”

他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又重新将目光锁回到六方亭台式的灯顶上,“这个灯顶设计太巧妙了,不但大气且构造十分严密,六角龙头上的每一丝莲瓣纹都栩栩如生,你说这样的工艺,到底是用什么样的工具打磨出来的?”

他的手滑过灯身上的一面平板玻璃,嘴里啧啧称奇,“玻璃能保存得这么完整没有碎裂,用手敲敲还有清脆的回音呢!师侄,这得多么精良的制作过程才能达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这真是件神物啊!”

他放低声音,像是在自语一样嘀咕道:“若是乾隆皇帝见到我们如今再细细品评此物,也不知他会不会笑着夸我们识货。”

宋青云顿了顿,突然神情一变,带着几分郑重和好奇,看向陈阳,“陈阳啊,我这辈子走南闯北,也见过不少好东西,但要从工艺和保存的完整性来看,这一对紫檀宫灯绝对能称为无价之宝,不知道乾隆朝那些个负责督造的工匠大师,到底是怎样做出这么细致入微的作品的呢?”

说完,他的手倏地一收,生怕因自己的触碰多留下一点指纹似的,又倒退了两步站好,眼中虽有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历经岁月后,对艺术品难能可贵的敬畏之情,语气中仍然夹杂着几分由衷感慨,“真的是世间难得的好东西啊!”

陈阳也在仔细端详着另一只宫灯,他时而眯起眼睛,时而凑近观察,仿佛要将宫灯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海里。听到宋青云的赞叹,他赞同地点了点头,“这宫灯的造型真是别具匠心!”

他指着宫灯的上方,“你看,这六方亭台式,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经典样式,庄重典雅,气韵非凡。”然后,他的目光又转向宫灯的底部,“而底部则采用了铜鎏金吐水金鱼座,将欧式喷泉构件巧妙地融入其中,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惊叹的是,”陈阳的语气中充满了惊喜,“这宫灯的整体风格与圆明园建筑的西洋风颇为近似,尤其是座上的吐水金鱼,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与海晏堂大水法喷泉、谐奇趣喷泉的吐水石鱼几近相同!”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宫灯,“师叔,如果我没看错,这物件应为当时迎合乾隆帝偏爱西洋风的精心制作,而且,难得可贵的是,居然是完整的一对!”

说完之后,陈阳默默在心里算了一下,眼前这对清乾隆紫檀吐水金鱼座宫灯,2017年曾在加德春季拍卖会上以690万元高价成交,刷新了宫灯拍卖纪录。

这数字如一根鞭子狠狠抽在他脑海里,逼得他回过头再看了一眼这对宫灯,心里忍不住咂舌,“我的天!这可是两座金山啊!”

想到这里,陈阳顿时觉得肩膀沉得像压了块千斤巨石,暗自感叹,“哎呦,这可怎么给人家遗孀钱呀?”

就在陈阳盯着这对宫灯感叹着它的历史价值与精湛工艺时,宋青云已按捺不住探索的兴奋,迈步走向旁侧通往室内的大门。他的脚步踩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却显得格外急促。

刚刚推开那扇雕花镂空大门,他的视线便被眼前的一幕彻底占据。微弱的自然光穿过窗格映照在屋内,顿时让他瞪大了双眼,嘴巴不由自主地张开,甚至发出了一声难以抑制的抽气声,喃喃之中透着震撼,“陈阳……陈阳!你赶紧过来看看,这边的藏品!快!快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