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你去研究
咕噜大王历尽磨难,尝尽人间苦,熬过夜漫漫……陈教授脑中响起了一段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旋律。
但作者年少时的经历都会在作品中体现,陈教授认为,在《借东西的小人中尤其明显。
“教授,您没事吧……”学生小智见老师好像柱子一样杵着两三分钟了,不由出声提醒。
“熊智?哦。”陈教授目光的焦距逐渐回归正常,“熊智啊,你小时候对家外面,有一个什么样的想象?”
面对突如其来的教授询问,学生身体瞬间紧绷,明显是当做老师的考题了。
“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好奇和未知的,”小智认认真真地回应,“小时候对社会其实是没具体印象的。”
“是这样的。”陈教授默默点头,所以要经历了多少苦难,才会认为外面充满人类的社会非常危险?
广外陈教授,他创立“顾学”,并且还有“顾陆特殊风格的形成”这门课。是权威,但并非唯一权威,因为伴随作家知名度越来越高,投入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好比《人民文学的主编,还有重大,也开了关于顾陆相关的课程。
“教授怎……”
小智还未问出口,陈教授就直接说,“《借东西的小人看了吗?”
“还没有来得及,但书已经买了。”小智马上回应,并且说,“顾陆老师的作品,我感觉短篇比长篇的文学性更好。”
“这个角度不错,即便是几年前在故事会和岁月推理上发布的奇闻故事,文学性也是有的。中篇《平面国《小王子也好过嫌疑人、来自新世界。”陈教授对顾陆作品是如数家珍。
“可以写篇论文给我看看,”陈教授说:“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我?分析原因?小智愣神,但教授都开口了,他肯定只能点头答应。
在学生离开办公室后,陈教授打开电脑,查看起媒体朋友发给他有关顾陆的新闻。这新闻报道是直接被《雾都日报主编压下来的。
“这是要作妖啊。”陈教授眯着双眼,想着有时间去雾都一趟。
回到图书市场。
[新童话]系列是给平静如水的市场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特别是顾陆的那部作品,完美展现了什么是排面。
“最美乡村:地板下小人眼中的华夏乡村。”——华夏新闻网
“《借东西的小人有机会被编入小学教材。顾陆是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吗?”——人人日报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话,有的孩子叛逆,从顾陆新作分析儿童心理学。”——某营销号是卖课的,不提名字了
“天才第一步,除了纸尿裤,还有看好书。小学语文16年级《必读完整书单。顾陆占据三本。”——当当网
就各领域都要蹭一手热度,甚至刚开始最美乡村是讲述“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的政策,主要讲述乡村建设,也提到顾陆新书。
“乔乔,还想着要超过顾陆老师吗?”杜木垚调侃地问。
两人约着吃饭,路过一家书店,书店把[新童话]系列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一个大平台。而《借东西的小人又占据了大平台的一半位置。重中之重。
“其实,是我之前说话太大声了。”乔漫水说,“在我看来,这本书号称孩童的乡村诱捕器,一点也没夸张。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但根本写不出那么有趣的农村。趣味和质量,我都是服气的。”
“其实我真的好奇,这项目是怎么请动顾陆的。”乔漫水说。
“嗯……还不是我们长江儿童出版社,三顾茅庐的邀请。”杜木垚也是敢吹。
“方便打听一下,他的版税是多少吗?放心,你告诉我,我绝对不告诉别人。”乔漫水想找一下打击。
“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比例,你还是别打听了。”杜木垚回应,两人关系特别好,所以他才悄悄告知了。
“哈?百分之二十三?!这也太高了吧,出版社挣钱吗?”乔漫水他自己拿的是十四个点,已经是相当不错。
是恐怖啊,国内最高,没有之一。
“破五十万销量就挣钱,而顾陆老师哪本书销量不破五十万?况且你是不知道,这个版税率,多少出版社想给,都还没这个门路。”杜木垚说。
版税这东西是出版社真金白银的让利,所以一个点就是一个境界。乔漫水更直观的感受到,顾陆和自己不在一个纬度。
《借东西的小人连续数日霸榜线下书店和线上平台的图书销售榜冠军。
正是因为节节高的销量,互联网上出现许多吸引眼球的标题。
《二十一世纪最畅销的童话作家,这是为什么?
《震惊!顾陆和两个女人、四个男人之间的故事
《顾陆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难以逾越的两座高峰,大人和小孩都爱他
营销号发挥还是一样的稳定。
21世纪最畅销,说的不是总销量。实际上,郑渊洁、沈石溪等作家上千万的累计销量,肯定超过当前的顾陆。
这么耸人听闻的标题是指“单本”童话作品累计销量最多。
至于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先把顾陆的经历列一通,基本都是百度百科能查到的。
再然后补充一句:“虽然顾陆在世界范围内拥有非常多读者,并且也是有目共睹的天才,但距离文学殿堂最高的奖项还差很远……”
营销号的报道大抵没什么含量,不过有一件事,倒是真的写对了。
就是《小王子和《借东西的小人犹如大陆板块碰撞下隆起的两座高峰!
前者销量不必多说,后者也快突破百万,看销售情况,两周内妥妥的。
山峰看起来,好像能够攀登上去。
可真的开始攀登,开始仔细思考,写出比小王子更适合成年人的童话,写出比小人更受孩子们欢迎的童话……
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