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宾的智谋不仅体现在对大局的把握上,更体现在对具体事件的精准判断上。在攻陷洛阳后,王弥与石勒等人产生利益纠纷,矛盾不可调和。王弥拥兵数万,成为石勒前进路上的一个劲敌。张宾断定王弥此举是想东归青州割据,劝石勒趁早除之。
王弥不是省油灯,暗地里与青州部下密谋,诓骗石勒去往青州而后杀之,但这个消息被石勒截获,石勒忍着不发。而后王弥军与晋军相持,石勒与乞活军大战,王弥请求石勒出兵帮忙,石勒当然是不想答应。此时张宾站出来对石勒说,王弥是个人物,对我方威胁很大,现在是赢得他的信任进而借机除之的良机。于是石勒强忍怒火听从张宾建议,亲率大军支援王弥击败晋军。王弥一看石勒不错啊,居然能放下到手的肉,亲自领兵前来救助自己,从此王弥不再怀疑石勒。岂不知被张宾之计麻痹的他已是大难临头。之后石勒设下鸿门宴,王弥不听属下劝谏欣然赴约,结果可想而知,王弥惨死席间,部众为石勒兼并。
312年,石勒意欲南下攻取建业(今南京)问计张宾,张宾为石勒策划出定国方针——经略河北,又在回师途中助石勒收降数万部众。进占襄国(今河北邢台)等地后,石勒与幽州刺史王浚再度发生冲突。张宾分析局势,建议石勒挖暗道偷袭实力最为强劲的段末波部,石勒依计行事俘虏段末柸,围城大军兵败如山倒,石勒又释放段末柸并与之结盟,襄国危机解除。
而后早有僭越之心的王浚假立太子自领尚书令,僭越也就罢了,还假以匡扶晋室之名,吸纳北方汉人。但这个王浚偏往死路上赶,骄奢淫逸苛政暴虐,搞得内外离心离德,逐渐失去强大的段部鲜卑支持。一心想成就大业的石勒请教张宾该如何吞并王浚,张宾献策让石勒先向王浚称臣,使其放松警惕,再伺机偷袭定可成事,于是石勒依计向王浚进献大礼拥戴其称帝。314年,酝酿已久的石勒隐藏精兵,向外放出风声,说自己将于三月亲往幽州劝王浚称帝,王浚听说后非常高兴。
正式征讨王浚前,张宾再度献计,让石勒以轻骑兵出征迅速解决战斗,另让石勒给与王浚交恶的并州刺史刘琨(闻鸡起舞主角之一)写信,并送人质请和,这样一来刘琨必然不会救援王浚。石勒激动地拉着张宾的手说自己不能决断的,右侯都替他决断了。于是石勒一面偷偷进军,一面给刘琨写信,转眼大军开到幽州腹地,做着即将登临帝位的春秋大梦的王浚依旧不觉有诈,急召石勒前来觐见。
石勒以送王浚见面礼为由,驱赶数千头牛羊入城阻塞道路,使王浚兵众难以出战,而后纵兵入城抢掠,致使城中大乱。石勒带兵冲杀活捉王浚,数落一番后将其押到襄国斩杀,石勒依张宾之计尽得幽州。
五、治国贤臣与后世评价
机不虚发,算无遗策的张宾不仅谋略过人,同时也是一个治国贤臣。史书说其谦逊有礼,胸怀宽广,任人唯贤,礼贤下士,秉公执法。可以说石勒的霸业,离不开张宾的鼎力辅佐。
三年后张宾去世,石勒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一路送葬,对左右说:“老天不让我成事吗,为什么这么早夺走我的右侯?”张宾死后多年,石勒每与臣下议事有所不合常感叹:“右侯舍我而去,让我和这些人共谋大事,太残酷了。”每每说完石勒都极度悲伤哭泣多时。
多年后前秦丞相王猛去世,苻坚三临祭奠恸哭,呼喊着:“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石勒与张宾,苻坚与王猛,两对君臣何其相似。
六、结语
张宾与王猛都是两晋之际的顶级谋士,他们各自辅佐一位胡人君主,成就了一番霸业。从履历上看,张宾更侧重于出谋划策,而王猛则文武双全;从声名上看,王猛更为后世称道;但从对各自君主的影响力来看,两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宾以算无遗策着称,为石勒奠定了后赵的基业;而王猛则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推动了前秦的崛起和统一北方的大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