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李云博抱着两只鸡,从李刀磨私塾走向木瓜箐,当他走到一棵火把树下时停下脚步,站在树下,
既看景致又想心事。
在火把树下站立许久,想了许多,李云博下意识地抬起脚,走向李刀磨本主庙,他想到王姓人家里,去看一下,去坐一下。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云博怀抱的两只母鸡,其中一只发出了叫声,尽管那叫声很轻微,但是,在寂静的夜晚里,那轻微的叫声,也比白天的尖叫,更令他感觉得到。
我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其实在这个时候,我应该选择回家,而不是选择去王姓家,我所以想到去王姓家,并走向李刀磨本主庙,是因为我以前去过的次数太多,已经形成了习惯,尽管脑子里不想去,但是,脚不听话,脚想去。
出现这种情形,如果说起来,就是脑子指挥不动脚,脚想当叛逆,去背叛脑子,好在脑子及时醒悟,开始干预并制止脚的行动,促使迈动起来的脚,不仅停止了迈动,还开启了转向功能,走向木瓜箐。
王姓人家来到李刀磨,已经好几个月了,但是,在李云博眼里,几个月等同于几夭,甚至几个钟头,完全可以断定为初来乍到。
李云博觉得王姓人家不容易,特别不容易,他们一家五口人,逃离战火燃烧的内地,不远千里逃到边疆李刀磨,人生疏,地不熟,而作为李刀磨村民,李云博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忙王姓人家,去帮助王姓人家度过难关,迎来新生。
李云博收留王姓五口人,不仅符合云里县政府的政策,还远超云里县政府的政策,但是,李云博并没有被请到云里县政府,没有他先前所想到的披戴红花,到各个地方去传授无条件接受难民的经验。
我不认为云里县政府存在欺骗,可能的情况是,县里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而政府工作太少太少,工作人员忙不过来,把我执行县政府政策的功劳给忽略了,极有可能给忽略了。
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等到县里不再忙,他们就会派人到全县各地去巡查,把执行政策有功的人员找出来,给予奖赏。
或许,县里有人比我做得更好,做得更到位,自古以来,政府都是表场最先进,而我现在,在他们眼里是次先进,自然入不了他们的眼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以后,我要更加努力,为抗战,为抗战胜利,去做更多更大的贡献。
李云博是一个农民,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中国历来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说法,在很多时代,都有这样的人,他们不是社会的主角,但是承担着比主角更重的责任,做着比主角更多的事情。
李云博希望成为社会的主角,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做更多的贡献,但是,他意识,凭他的地位,凭他的能力,无论他怎样努力,他都不会做到,李云博知道这一点,而且深刻地知道这一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