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离开以后,李云博不想离开,他对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深感不解,他在等被追击的人回到身边,向他问个究竟,如果他做了坏事,但是坏事做得不算绝,就劝他回去向人家赔个不是,求得人家的原谅,争取在李刀磨活下去。
过了一阵子,杜黑贵返回来,他连声向李云博表示感谢,李云博问清楚事情的原因,感觉事情过于重大,不好就此发表评论,而杜黑贵却把李云博当救命恩人,磕头如捣蒜,紧接着从背箩里抓去五封大洋。
一封是十个大洋,五封就是五十个大洋,按照当时的价格,一个大洋可以买到一百斤谷子,如此大钱,对于李云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泼天富贵的到来,没有半点预感,没有半点预兆,来得过于及时,来得过于突然,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杜黑贵给过李云博大洋,背起背箩就跑,转眼之间,不见了身影,俗话说,无巧不成节,不过这件事,也太巧了吧?如此这么巧的事情,怎么会发生?怎么会发生在我眼前?
如果不是想念俞晓梅,如果不是想到去云里县城买猪脑壳,如果不是突然想到要坐下来休息,我怎么会逼到杜黑贵?杜黑贵怎么会给我五十个大洋?就算巧,也不能巧到如此地步吧?
想到巧,想到不可思议的巧,李云博的心里,当即有了一种感觉,什么感觉?他觉得那种感觉是一种托付,是俞晓梅的一种托付。
在俞晓梅面前,李云博很温柔,很听话,俞晓梅的一句话,俞晓梅的一个眼神,俞晓梅的一个暗示,对于李云博来说,就是一个触动,就是一个震动。
晓梅,我知道了,我知道你放心不下天明,放心不下我们的儿子,所以,你故意托梦给我,故意暗示给我,叫我到云里县城买祭物,而当我买好祭物之后,当我走向木瓜箐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杜黑贵将要偷主人家的钱,而他也会被人追击。
我知道,至少我现在已经知道,如果人被追击,他们就会显心急,就会手忙脚乱,继而做出违背常情的事情,那么,什么叫做违背常情的事情?那就是在平时看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紧急时刻就会发生。
具体来说,就算杜黑贵被人追击,就算杜黑贵自以为逃得性命,但是,如果按照常情而论,他能够拿出三五个大洋给李云博,就是极大的恩赐,就是极大的报答,现在呢?他不是拿给李云博三五个大洋,而是拿给李云博五十个大洋,偷来的一百个大洋中的一半。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杜黑贵有意识在表现大方?还是惊慌失措之时的错误选择了?李云博不知道,但是,他在以后知道了。
前文已经说过,尽管俞晓梅答应给李云博生孩子,但是,俞晓梅在生下李天明之后,再也没有怀上,那么,在俞晓梅的心里,就是亏欠李云博,就是对不起李云博,承诺过的事情做不到,俞晓梅会在心里自责,会在心里难受。
按照李云博的思维,按照李云博的想法,那就是俞晓梅觉得对不起李天明,她觉得自己生为李天明的母亲,却没有给李天明相应的母爱,既然如此,面对即将到手的泼天富贵,我为什么不可以想到暗示?我为什么不可以想到托付?
想到这些,只是李云博的暂时,只是李云博的暂时萌动,当他后来经过许多事情甚至许多变故,他对俞晓梅不再停留于感激,而是上升到一种崇敬,后文将有进一步的叙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