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成为永传后世的国宝文物,另外一方面,也是满足了李世民自己本来身为铸造师的瘾。

众人在观星台内又待了一个多小时后方才出来。

李世民第一时间下令,对观星台进行最高等级封锁,任何人暂不得入,并同时对整个观星台进行黄土清理,将其全貌展示出来。

同时差使工匠在清理后建设一座楼,将观星台整个保护其中。

另外一方面,震惊于观星台的宏伟,李长河又记起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镇国宝物:陈仓石鼓。

它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

此鼓有着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

历史上,此鼓在贞观元年由一位牧羊老人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的北阪发现。

算来时间已经出土,所以时不我待,需要立刻对这十面珍贵的陈仓石鼓运到长安进行保护。

当李长河上奏此事,李世民也是第一时间重视,立马表示会传信陈仓,快马加鞭将十面石鼓运至长安保护。

接着李世民又表示,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政事堂要立刻起草律法,将珍贵的古物赶紧保护起来。

最好都运到长安保护,对此李世民还表示可以在皇宫内专门建设一片保护文物的建筑。

一片,保护,运到长安。

这几个词让李长河感觉自己好像把老师内心的某些东西给释放出来了,也不知是对是错。

当李世民准备返回长安时,他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偷偷问李长河:

“长河,我好像记得,《兰亭集序》真迹曾被李世民珍藏。”

看着老师那热切的眼神,李长河知道自己不能乱说。

“好像,历史上是有记载。”

“在哪?”李长河清晰看到李世民此刻眼中的渴望。

“唉。”李长河内心暗叹。

“史书上说真迹在一个名为辩才的和尚手中,辩才和尚的师父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兰亭集序》传到了他的手中。因为他年少出家,无儿无女,所以最后将这名作传给了爱徒辩才。”

李世民顿时眼中渴望更甚,都要冒火了,长呼一口气,而后看向李长河。

“仁心,老师没别的爱好。”

“我想尽快看看《兰亭集序》的真迹,有办法吗?”

众所周知,当领导问下属有办法吗?那就是你必须给我搞来。

李长河立马神情正色道:“老师,这《兰亭集序》是所有大唐人共同的文化财富,自然是要好好的保护,我会立马要求相关部门将《兰亭集序》真迹送到长安保护。”

李世民笑了。

“好,很好,非常好,仁心,这里你安排好,老师先回长安,等你的好消息。”

李长河苦笑,“老师辛苦,注意安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