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看张老汉这几天忙的嘴上都起泡了,胡清雅也不忍心再折腾他。
“好嘞。”张老汉抄起大缸,把里面的构树皮抱起来重新拿到大河边上去冲洗,等洗干净就直接带到垒了大灶的房子里去了。
胡清雅把做好的抄纸竹帘和帘架提在手上带过去。
房里除了张老汉在,他的两个小儿子也在帮忙烧火。看来是打定主意想学了。
胡清雅也不想把自己累死,有的事能放手就放手。指挥着锅里添满水,把清洗干净的树皮丢进去。“慢慢煮吧,煮个两昼夜。”
张老汉的小儿子有些不忿的看向胡清雅,觉得她在故意折腾他们。
张老汉黑着脸喊他“做什么?不想看火就滚回去,换你三哥来。”他儿子多的是,这个不愿意就换下一个,才不会让这混小子给搞砸呢。
张有根见他爹发火才安静下来,抱了一堆柴火打算这两天就住这里了。
两天后,张老汉又来找胡清雅,。
胡清雅跟着到了简易的造纸厂,指挥着把煮过得构树皮放到太阳下曝晒。“这个原原是要淋晒好几个月的,但我们简易一些。等晒干了再煮再晒。反复几次。”
胡清雅生怕说淋晒几个月张老汉发火。
他们以后有条件了可以做精品纸,现在就是能做成就行了。具体流程先过一遍。
张老汉又抽了几口烟。跟着楚家媳妇忙活以来,他的烟叶都快不够抽了。
“听见没有,按你楚家嫂子说的做。”踢了张有根一脚,张老汉知道今天也是学不到知识的一天,又背着手走了。
如此反复了七八次,树皮由黄褐色慢慢变成浅黄色。
“还是不够白。由风吹日晒的树皮会被漂白,做出来的纸颜色才好看。”胡清雅跟张老汉解释这么做的缘由。有些步骤还是不能省的。
张老汉又拿着铅笔把这一重要步骤给记下。他们做糙纸的同时也可以做精品纸。不能到时候忘了怎么做了。
“差不多了,把它们清洗干净。尤其是一些泥沙沉淀,一定要洗净了。”
张有根抱着在大石头上曝晒的构树皮去河边清洗。
胡清雅让张有根的四哥从锅底掏出草木灰,拿细棉布过滤出碱水。
棉布是她提供的。张老汉父子几人包括过来凑热闹的虎子都心疼的不行。但毕竟不是他们的东西,他们也只能嘴上心疼了。
把洗干净的树皮放蒸笼里,碱水倒里头蒸煮一天,我明天再过来看。
不想被他们指责的眼神看着,胡清雅说完就脚底抹油遛了。
溜达到后山,她又去山洞看了看。里面的存粮还有一半左右。她又往里填了一半稻谷一半麦子。然后放了些黍稷、梁粟。
这些都是春种秋收的粮食,价格比稻谷小麦要便宜一些。她空间原来种的不多,现在反倒被她通通种上了。
等她忙完回家,天差不多也黑了。
最近天气冷了不少,半下午身上就没有热气了。明儿再出门可要记得添衣服了。不然冻感冒了也不知远在西北的某人会不会心疼。
听说女真已经打到了鲁省,跟国都也就隔着黄河,狗皇帝晚上还能睡得着吗?
西北那边也跟鞑子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倒是没听说褚榛的消息。希望结果是好的。
胡清雅例行祈祷一番才睡下了。
翌日把碱蒸好的树皮反复揉洗几遍,胡清雅就让他们做下一道工序。挑出杂质只留下干净的树皮,然后放进石舀里捣碎。
“这个废功夫,叔让两兄弟轮流做吧。”
张老汉鄙视的看了两个儿子几眼“又不是绣花枕头,一个人还能做不来了?”
为了不被他爹当成绣花枕头,张有根跟他哥两个都十分的卖力气。直把松散的树皮舂成一团为止。
“差不多了。”胡清雅手里捏了一个虎子送来的柿饼吃着,看两兄弟工作。这会儿才大发慈悲道。
他们两个都瘫软在地上,为了维持形象又立马站起来,还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看起来还不算累。”
胡清雅又吃了一口。不愧是她做的柿饼,就是好吃。可惜她做好就分了出去,自己反倒没留几个。
“把树皮装到袋子里,丢到河里去洗。”胡清雅又丢给两兄弟一个干净的白布袋子。
张有根从地上捡起来,心疼的拍着上面的灰尘。
“等会就丢河里洗了,现在拍什么。”胡清雅知道他穿的还是麻布衣服,对棉布被这么糟蹋心里不舒服。
但他们本就不是一个阶层,他要做的就是适应这种差距,然后习以为常。不然胡清雅每次拿个什么出来他们就用指责的眼神看她,她心里也难受。
张有粮扯了下弟弟张有根,两个人结伴去了河边。
胡清雅带着虎子一起去了他们做好的石槽子附近,里面已经注满了清水。
“去叫你爷砍些猕猴桃藤来。”
虎子也不问为什么,小跑着就找他爷去了。
胡清雅还是喜欢跟虎子这些小家伙一块玩。不论她拿什么出来,他们都很捧场的欢呼,一点也不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会儿虎子对她的话也十分听从,不像张老汉还想着刨根问底。
“闺女,猕猴桃藤砍来了。”
“叔,把藤砸碎泡水里。这藤子里的汁是一味纸药,等会儿有大用的。”
泡了藤的水变得粘稠。
兄弟二人也提着布袋子回来了。
胡清雅捏了些清洗干净的纸浆看了看。很好,他们刚刚下了大力气了,这树皮已经碎成渣渣了。不用她再动刀切碎了。
“先把他们倒进石槽里。把它打散,越散越好。”
都是力气活啊!
看着两兄弟鼓胀的肌肉,她对于兄弟二人对她有的许多意见都能够选择原谅了。用得着他们的时候多着呢。
纸浆打散,倒上猕猴桃汁做成的纸药再打一遍。就可以进行最重要的抄纸了。
闲着的时候张老汉已经根据胡清雅手里的抄纸竹帘又做了好几个。现在两个儿子轮流抄纸,他现在一旁看着一张张纸从石槽里捞出来,心下乐开了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