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外出历练,也有两年多了吧?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李太玄心中还想着,以及他是否堪破了瓶颈,有望在短时间内突破金丹。最后这一句,李太玄只是在心中默默思忖,并没有说出口。
关于李太白即将突破金丹一事,整个家族就只有李太玄和李太平两人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李太白作为百年结丹的 “天才” 修士,一旦消息走漏,极有可能引起碧水宗和鬼灵门的杀意,他们说不定会想方设法提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且一旦李太白成功突破,李家的实力将立刻脱颖而出。要知道,现在整个乱灵海域,只有碧水宗和鬼灵门有金丹修士,谁也不敢保证两大宗门会对此无动于衷。
“说起来,太白他修为提升得这么快,除了有大量资源补充,恐怕还和经常在外历练有关,像清菏那个小丫头也是如此。” 李太玄笑着说道,说这话的时候,他眼底不由得闪过一丝羡慕。他如今受限于瓶颈,一直卡在筑基后期,迟迟没有进展,看着族中年轻一辈不断成长,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无奈。
“或许你也该外出走走,寻找突破的机缘,况且以家族现在的情况,你留下也没什么事情可做。” 李太平诚恳地说道。
因为李太白炼制了许多筑基丹,再加上一些年轻一辈的修士成长起来,不少人从家族借了一笔贡献值,兑换了筑基丹。这些人中,大部分都突破成功了,只有少部分失败,所以李家现在的筑基修士已经有两位数了!
而向家族借贡献值来兑换筑基丹,这是李家一种扶持措施,有着非常严格的设置。比如最多借七成,剩下的三成需要自己想办法;修为必须是练气圆满,还得经过专人检查等等。之所以想出这个办法,也是无奈之举,筑基丹的珍贵决定了它价格不菲,可李家底蕴浅薄,很多族人没办法从长辈手上得到太多的贡献值。若是等他们凑齐贡献值,年纪也大了,这时候再来突破,成功率会有所下降,不利于家族发展。
在这葫芦岛的议事堂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既为家族的现状担忧,也对未来充满了期许,而远在他乡历练的李太白,无疑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希望。
当然,这借贡献值兑换筑基丹的举措,并非毫无破绽。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存在被人钻空子的风险。毕竟,若有人心怀不轨,利用规则的漏洞谋取私利,并非全无可能。然而,幸运的是,李家的族人们向来淳朴善良,再加上这项措施才刚刚推行,暂时还未出现这类令人担忧的状况。
但不得不说,这一举措带来的好处,已然十分显着。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共有十一位族人向家族提交了兑换申请。而在这些人中,竟有八人成功突破至筑基期,这一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李家的整体实力。
随着家族实力的提升,李太玄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转变。他不再一味强求族中所有修士都留在葫芦岛,而是选择尊重每个人的意愿,让他们自行决定未来的道路。如今,还留在岛上的筑基修士,除了几位刚刚突破、亟需稳固境界的年轻族人,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修士大多已离岛外出,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机缘。
李太玄身为一族之长,因职责所在,难以离开家族远行;而李太平则是出于对家族的深厚情感,自愿选择留下来,协助李太玄处理族中事务。也正因如此,李太平才会苦口婆心地劝说李太玄外出历练。在他看来,这不仅能让李太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有可能在机缘巧合之下,寻得突破瓶颈的契机。毕竟,李太玄如今年纪渐长,却依旧被困在筑基后期,若再这样拖延下去,想要突破紫府,晋升更高境界,无疑是难上加难。
与此同时,族中的年轻一辈也在飞速成长。李清玉天赋异禀,凭借着自身出色的资质,修炼速度极快,如今已顺利突破至筑基中期;而李清菏则与姐姐不同,她深知自身天赋有限,于是拼尽全力在外历练,四处赚取修炼资源。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修炼速度也大幅提升,如今至少能与一般的六品灵根修士相媲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