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区的划分,是为了解决后续治安战和地方维稳的问题。
早期王三简单粗暴的划分为东西两个军区。
之后随着战争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各镇分军区,以及这一次南下灭南明的左中右三路招讨使,跟打进南方之后,直接顶替南方兵备势力而衍生的东南、华南、西南三个军区。
所以,经过综合考量,王三顿了顿,对枢密使同知王季伊说:“朕觉得先安排九个军区如下。
中原军区:直隶、察锡、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琉球、倭国。
东北军区:辽宁、朝鲜(汉四郡)、高丽(岱清国控制区)、吉林、奉天(哈尔滨阿城)、松江、漠河、安江(黑龙江以北)、东速(乌苏里江以东)、东鲜卑高地。
大漠军区:岭西、高车、单于、符天、中鲜卑高原。
西北军区:陕西、山西、绥远、宁夏、陇右、西凉、青海。
西域军区:东疆、北疆、南疆、承天(伊犁)、西疆、哈萨克、大宛盆地、西鲜卑平原。
西番军区:西藏、象雄、印度半岛、阿富汗地区。
西南军区:四川、重庆、云南(包含勐养地区)、麓川(缅北掸邦+兰纳清迈地区)、缅甸、老挝、暹罗、马六甲。
华南军区:湖南、广东、广西、黔宁、交趾、占婆、真腊、婆罗洲。
东南军区:江苏、应天、江西、浙江、福建、吕宋。”
枢密使同知们赶紧按照王三安排,将对应省份沙盘的拼图单独挪开,形成了九个大军区范围。
中原军区,就是单独囊括了海河流域、黄河下游平原、淮河平原这几个地盘。
人口繁多,地盘广大,也是下一个工业化阶段重点、优先发展的地盘。
所以,这一次的军区设计逻辑,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安排,而是经济发展逻辑。
相较于后世工业化时期需要面对的外部风险来说,大顺现在需要面对的危机其实没剩下几个。
一个代善后金、一个高丽岱清,这俩有东北军区直接镇压,问题不大。
至于罗刹人,暂时是过不来了,毕竟他都跟和硕特固始汗合作了,一起往外卷,目的就是罗刹,基本上不可能再让罗刹跑来西伯利亚了。
至于其他几个方向,暂时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大明的陨落,导致了残明势力也被迫往外卷,因为大顺对于土地政策和传统士绅态度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这批人必须跑出去,否则留得太近,就很容易被灭掉。
所以泰西人的力量不可能跟历史上那样,在南洋快速壮大,反而会直面带走了相对先进技术的残明势力。
大概率,就是碾压。
正好也给大顺打前哨,等过几年再来干掉他们。
因此基于此等环境,占据整个平原带精华的中原军区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接下来工业化所带来的政治、社会问题。
当然,军区设立,肯定不会只考虑陆地问题,也会考虑海洋。
琉球与倭国交给中原军区直接统辖,目的也是不言而喻,就是为了获得第一阶段的海外产品倾销地。
倭国人口现在已经上千万了。
完全可以承担得起产品倾销的需求。
不仅是倭国产白银,更重要的还是倭国人口也可以买卖,海外封建的便宜劳动力,倭国就是绝佳的产出地。
至于朝鲜那边的人口,大部分需要填补去大漠、西域等地,这一大片区域都不够分,就甭想往海外送了。
而且倭国奴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倭国绝大部分平民是没有姓氏的,没有姓氏就意味着没有族群概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