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的普通百姓并非愚昧无知之徒,自然不会蠢到去守护齐国与琅琊十二国的社稷。
接管计划公布不久,琅琊的普通百姓便安定下来,并且自发地互相帮助,耐心等待大周王师前来接管。
……
十月,琅琊一带异常热闹。
大周王师按照预定计划,全面接管琅琊一带。
姬宫湦接连颁布王命诏书,内容不再有任何顾忌。
其一,齐侯购偕同琅琊十二国国君,枉顾社稷子民,卷走府库弃国而逃,实乃叛周背民之恶行,现对齐侯购与琅琊十二国国君废国夺爵。
其二,齐国戡乱军正式并入大周王师序列,与逐鹿军东海戍卫团及中原游击团,合并整编为固定建制的逐鹿军。
其三,管庄进献齐国原有疆域,又率领齐国戡乱军并入大周王师,正式敕封其为逐鹿军中郎将。
其四,齐国原有疆域设立胶西郡,胶东半岛设立辽东郡,琅琊一带设立琅琊郡。至此,大周帝国已有四十个郡。
其五,齐国与琅琊十二国原有子民,皆可入籍大周帝国新国人。
开春雪化之前,大周帝国将持续运送粮食物资,帮助齐国与琅琊十二国原有子民渡过寒冬。
待到明岁气温回升,再参照此前接纳模式,分散安置到各郡县。
除上述五道王命诏书外,琅琊一带海岸线还发生一件大事,但是姬宫湦并没有正式公布,而是让人故意制造悬念。
其实,便在齐侯购等人登船后不久,戡乱军所驾驶的海货船便在不远处巡游,见到齐侯购所在船队,立即发动围堵截击。
结局不出所料,齐侯购所在船队无一幸免,全都在熊熊大火笼罩下,沉入大海之中。
很快,琅琊一带海岸线的渔民,便陆续传出消息。
齐侯购与琅琊十二国的国君登上出逃船队,结果刚驶离海岸码头不久,便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导致整支船队的所有船只,都突然燃起熊熊大火。
最终,所有船只的残骸都沉入大海,齐侯购与琅琊十二国的国君等出逃者,自然是无一人幸免,悉数葬身鱼腹。
有人传说,其等背叛周室,抛弃自家子民,枉顾万千性命,上天因此震怒,便降下炽热的天火,将整支船队焚烧殆尽。
也有人传说,齐侯购与琅琊十二国的国君等人出逃时,由于划分钱财谈判失败,引发内讧与火拼。
无论是何种传说,都可以明确一点,齐侯购与琅琊十二国的国君等出逃者,均已命丧大海。
齐国与琅琊十二国,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算上此前弃国而逃的燕侯衮,曾经的九大诸侯国,晋国、翼国、宋国、卫国、陈国、鲁国、齐国与燕国等八大诸侯国皆已消失,仅剩位于云梦大泽的楚国。
从始至终,楚君熊仪表现得皆是无比忠诚。
大周帝国正式设立,楚君熊仪曾特意派遣使者熊甯,前往镐京王城庆贺。
对于大周帝国大举开疆拓土,接连兼并各类诸侯国的事,楚使熊甯表现得异常淡然。
根据太常姬黁的奏报,楚使熊甯曾经指出,楚国居于荆蛮,其他诸侯国历来鄙视楚国,彼此之间本就极少联络。
周楚约定划江而治后,楚君熊仪便陆续与其他诸侯国断绝联系。
大周帝国接连并合其他诸侯国,确实有一些传闻传入楚国,但是楚君熊仪对此并未在意,只言那些诸侯国罪有应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