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姐,你说的瑜伽师地论是佛经吗?”楚妍在这里很好学,不懂就问。
“瑜伽师地论是佛教唯识学派的主要经典,唐三藏取经回来后,主要翻译的就是这部经典,他也是唯识学派的创始人,也叫法相唯识宗,算是佛教里面理论性比较强的宗派,以万法唯识为核心论述,认为世间一切万物法相皆由心识变现,主张提升自我认知,由识生慧,将八识修炼出四种智慧,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实现自我解脱,更侧重于自身的修行和智慧的提升!”
苏玉梅显然对这些佛教经典也很有研究,无论是她过去研究的隋唐史,还是现在研究的汉晋南北朝,佛教都是无法绕过的大山,从官方到民间,从古至今影响深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曾凡看书很杂,更多的是历史考古,各种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这样的大部头佛经理解都费劲,没有专门看过,书房里面也有不少佛经译本,他正好借这个机会迅速浏览一遍,能不能理解放一边,至少有个基本概念。
原先曾凡对佛教的理解很浅薄,以为就是一群能言善辩,忽悠人骗吃骗喝的光头,通过感应能力看过玄奘译本的瑜伽师地论后,发现人家怪不得能流传这么久,始终香火旺盛,也是有原因的。
忽悠人也需要本事,这本书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识论起,逐一进行详细分析阐述,讲解到十七种修行次第,无比繁琐细致,讲的似乎都很有道理,并不是胡说八道,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只是太过复杂,绕来绕去,还夹杂很多音译过来的概念词汇,脑子但凡笨点都理解不了,曾凡看的都头大。
怪不得唐三藏以后唯识宗人才凋零,老百姓信佛图的就是生前佛祖保佑,死后能投个好胎,或者往生极乐世界,信个佛门槛还这么高,把人都吓跑了。
所以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能修行的净土宗,和不讲出身学识、宣扬人人都能顿悟成佛的禅宗才越混越好,还不是人家的门槛够低,对普通老百姓足够友好,性价比更高。
只要你有所求,无论是求名求利,还是求知识求解脱,人家都有对应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各种需求,不设门槛,无论好人坏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亲民。
刚开始是谈论曾凡的感知能力,话题不知不觉就偏到了佛教各宗派发展史,曾凡和楚妍成了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苏玉梅在说,讲课讲习惯了,楚妍恰到好处的提问,让她一时间收不住,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一节课也不过四十五分钟,她还拖堂了。
“呵呵,本来是跟你讨论问题,变成我的课堂了,怪不得楚妍说你不喜欢说话,果然如此!”苏玉梅也发现她这个主人说的有点太多了,很不好意思。
“苏教授学识渊博,我们俩都涨不少知识,原先在我的认识里,那些和尚都是大忽悠,通过你的讲解,才知道从古至今佛教能经久不衰,有内在的原因!尤其是关于八识的阐述,对我很有启发,受教了!”曾凡确实感觉收获良多。
“你说的也没错,现在大部分的和尚都只是当做一种职业,真正能身体力行、由识生慧,或者能顿悟的可能一万个人里面也没一个,原生的佛教更注重个人修行和认知圆满,释迦摩尼死后,徒子徒孙们大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自然需要演绎出更容易让人信服的理论,一代代的传下来,就有了这么多佛经!”苏玉梅研究佛经只是顺带,她自己并不信佛,因此她的解释更加理性客观。
“你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像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物质的一切都是虚幻吗?”曾凡也有一直困扰他的问题。
课本上学的是唯物主义,可是看的书多了,尤其是最近一年多的奇特经历,让他过去坚持的观念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动摇。
“我理解的佛经中的世界观:‘万法皆空,诸相非相’,通俗点解释就是,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包括佛法;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或者说不是全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当然,你的特殊能力或许感应到更多,但是应该也超脱不了这些理论!”苏玉梅意味深长的说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