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门就看到赵冬梅喜欢的那座花坛,郁郁葱葱。

东西四大间套房,窗明地静,红檐雕花古色古香。房间内设独立卫生间,卫浴马桶全是进口货。

聋老头带着众人边看边介绍:“地下全打通铺了小水管道和暖气管,师傅说用十年二十年没问题。前院家具没买,这个看你们意思。”

原先胡乱搭建的垂花门重新垒砌,两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分立两旁,硕大红色果实挂在枝头,看上去非常喜庆。

大青石砖通铺地面,犹如镜面泛着亮光。

郭向北问:“师父怎么没恢复前跨院?”

聋老头笑道:“我和建房子的师傅商量了一下,前跨院太繁琐,要占用前院地方,也没多大用。时代不同了,你们年轻人估计也不喜欢,就没修前跨院。”

赵冬梅端详着新花坛盛开的朵朵繁花,不住点头:“十月开花,好兆头啊。石榴树多子多福,董老还您有心了。”

“呵呵呵,这得谢谢小黄,他帮了大忙,石榴树也是他从别处弄来的,整个院子栽了十颗石榴树,十全十美。”

“小黄?您说的是黄四吧?”郭向北想了一下猜到是黄四,他认识的人来也就黄四这个八旗子弟有这门道。

“是他。”聋老头点点头:“小黄别看是八旗出身,身上没其他八旗后代那些毛病,对四合院建筑有研究,精通文玩古董老物件,这次修院子他着实帮了不小忙。”

说曹操曹操就到,聋老头刚说完,黄四满脸堆笑从大门外跨了进来。

“刚溜达到这边,听钓鱼的老蔡说看到你们一大家子进了这院子,我一想准是来看房子!赵干部、郭科长好!各位好!

老爷子,我好像听到您说夸我呢,这可不敢当啊。”

聋老头哈哈笑道:“做得好就该夸。你来的正好,给大家讲讲这院子情况。”

黄四抱拳向着一众人打过招呼,客气道:“不敢拿大,我也就懂点皮毛。既然老爷子让说那我急说说,说的不对还请见笑。”

赵冬梅心情很好,笑呵呵:“后海这一片谁不知道你黄四爷博学多艺,快说吧我们都听着呢。”

“哎哟不敢,您叫我黄四就行。那我就说说。”黄四再次客气抱拳,然后开始讲了起来:

“这四合院说起来历史可就长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并在宋代初步形成规模,最终在明清时期完善,成为咱四九城最具特色的居住形式?。

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院式住宅,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形成一个院子。

不过您家这四合院没有倒坐房,以前的倒坐房都是给下人住的,墙高窗小潮湿阴暗。咱们现在是新社会,人人平等,没有了更好。前院东西三九、南边四九......”

黄四的讲解非常有意思,大家一边听着一边随他穿过垂花门进入中院。

瞬间,就像进入古代后花园般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宽绰明朗,荷花池莲叶丛丛浮在清澈水面上,各种造型石刻落在中间一座假山周围,被朱红色抄手游廊环绕。

原先被烧毁的正房位置,一栋古色古香飞檐琉瓦的二层建筑拔地而起,周围绿树红果点缀,美的让人舍不得挪开目光。

李卫倩两眼冒光:“这太漂亮了,就像花园一样。不,比花园好看,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李卫倩抱着孩子用胳膊碰了她一下笑道:“别乱说,什么大观园,这是咱们家。”

“对对对,这是咱家。”赵冬梅目光热情,她太喜欢这个环境了。

“师父,这地板砖换了?”凌友芳蹲下身,摸了摸地上带着各种纹路的青黑色地砖问道。

聋老头笑着没说话,看了眼黄四。

黄四立即解释:“确实换了,以前的地砖和老爷子图纸上的不一样,我就寻摸了一圈,好不容易在东城那边一栋老宅子里找到一样的,花了点钱两边互相换了。”

郭向北回头看了下前院,两种地砖颜色虽然一样,但明显脚底下这种带花纹的更好。

于是道:“怎么没把前院一块换了?”

黄四苦笑:“郭科长,这可不是普通的地砖,您看这花纹规格,放以前只有王府才有资格铺,就这些都费老劲了!”

郭向北诧异:“那你这不会是从哪个王府弄来的吧?”

黄四连忙点头,凑他身边小声:“孚王府。”

“哦。”郭向北笑了笑没再说话,心里却对黄四这手段暗暗佩服,能从孚王府弄来这么多地砖真不简单。

“这四合院布局,简单说就是四个字,宽、绰、疏、朗,院子越大越明显,这座院子就非常典型了,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

“这种布局使得四合院在通风采光和居住便利性上具有独特优势。加上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

“以中院庭院为基础,分为前、中、后三进院子。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基础,左右对称,体现了传统建筑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轴线上的大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连接了前、中、后三进院子。”

........

赵冬梅住的跨越完全按照郭向北的想法被改造成二层的建筑,整体看来也是古建筑,八根仿古立柱顶着上方一个单色玻璃房,这是游泳池,从外面看不到里面。

上下之间悬空,以雕花栏杆隔开,这是为了防止上方游泳池渗透下面建筑。

下面三间大房子,目前基本上都是空的。音影娱乐设备那些东西需要后期购置安装。

一听上面是游泳池,李卫倩拉着凌友芳蹬蹬蹬跑了上去。郭向北上去看了一下,长十二米宽八米,通铺瓷砖,目前空荡荡一滴水都没有。

李卫倩失望问:“怎么没放水呀?”

黄四笑道:“之前测试的时候放过水,水脏后已经排干了,这上面清理的非常干净,等你们搬进来随时可以放水。而且,你们看,旁边就是锅炉房,池子里用热水很方便。”

众人透过玻璃,看到一根烟筒竖在七八米外,果然是个独立锅炉房。

郭向北点头:“这个院子以后基本不住人了,锅炉房放这里正合适。”

这个年代能修成这样已经出乎他意料,先用着吧,不喜欢了等以后再翻新。

赵冬梅叹了口气,这本来是她住的院子,这么一改真没法住人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