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出征前,袁尚就给他说过,只要能守住徐州,司马懿都可以便宜行事,给了他极大的权力。并且袁尚告知,霍峻、高顺、审配三人都是坚守的悍将,有时无招胜有招。三人本身坚守就十分厉害,也都能打硬仗,因此只要摸清敌方军事动向,便可放任敌军去攻。敌军是轻易攻不下的!
司马懿要酌情审慎的去进行支援,东吴军的武将有吕布、张飞,都是万人敌的猛将,而太史慈、韩当、周泰、凌统等东吴将领的战力也不容小觑!因此司马懿需要极力的避免在野外直接与东吴军发生交战,防止出现东吴军围点打援的节奏。在一些特殊情况,甚至可以放弃一些城池来消耗和挫败东吴军的兵力和士气。
而司马懿本人其实也同袁尚的观点一致,他坚信只要阻击和延缓东吴的进军速度即可。正面战场,袁军拥有绝对优势,东吴的奇袭只要不奏效,拖延个数月乃至半年,自家主公的大军自然可以拿下许昌,之后从徐州西部前来支援。那个时候再一举反击东吴军队,则可一举击溃。
因此司马懿下三道命令:
其一、三座城池,任何一座城池的守将,只要没有司马懿的铁牌密令,任何人都不准出城应战,只得坚守。即便发现了敌军的破绽和有利于我军的战机也不得出战!防止敌军用诱敌之策把守军骗出城来!
其二、三座城池,只要没有司马懿的铁牌密令就不得任何人出城相互援助和解围!所有的将领和士兵必须钉死在各自的城池之上!前期司马懿也都给予了足够的物资补给,所以三支军队都可以坚守至少四五个月以上!
其三、三座城池的将士们不得有任何投降的想法和行动,一旦投降,司马懿将通报主公斩杀其家属!
司马懿本人也是做好了死守徐州城的打算,不过他也有其它的暗招在使用!司马懿先是通过在江东和淮南的密探造谣,说两件事。
一件事是:淮南的曹军与东吴军队面和心不和,曹军随时可能偷袭东吴军队,而东吴军也有假道灭虢的计策,表面上是征伐徐州,其实是来占领曹军淮南地区的。
另一件事是:拿孙尚香与袁尚的婚事说事,让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和乔国老等这些守旧派,影响和施压孙权,要孙权罢兵退军。
而司马懿除了坚守之外,最大的着眼点还是在东吴军队的动向,尤其是粮草囤积之地。
东吴军目前的打明牌,军队绕远路,走寿春过汝南,穿过九华山,进攻彭城。大军的粮草安放在汝南,之后通过九华山的山间道路源源不断的补给给前线。
司马懿目前无法做到跨过九华山攻打坚城汝南,以截断东吴的粮草。这也是为何孙权同意吕范、步骘?二人的进攻计划,就是因为孙权也是穿越之人,一直在防备司马懿断自己的粮道!
原史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攻防战,核心就是一个粮道和物资补给的争夺战!孙权担心走下邳那条路线攻打时,司马懿偷袭淮阴以及丹阳,因为这两个城郡的城防都很普通,而且没有友军的协防,远不及坚固的汝南和寿春那般的稳固。而如果孙权一直分兵镇守淮阴和丹阳,则攻打下邳的兵力就不能做到全力以赴了。
孙权对司马懿也算是知根知底了,因此岂会不防备他的拿手好戏,断人粮道?
孙权是使用了最稳妥的策略对待徐州攻势,后来他也知晓了袁尚安排司马懿在徐州练兵,说明袁尚预判了自己的策略!这使得孙权更加审慎和小心,十分担心自己在徐州作战翻车!
而且似乎东吴一直有一个魔咒,那就是东吴军队在境外作战的大型战役几乎没有赢过。
司马懿的策略是,既然无法偷袭汝南和寿春两个坚城,但是在九华山可以动动脑筋!
九华山的山脉连绵千里,在山区藏个几千人的军队是不在话下的。司马懿还了解到最早袁尚曾经在九华山偷偷养过兵,刘辟和龚都二将就是最早潜伏在九华山的武将。
司马懿还是在动东吴军粮道的主意,于是他安排李典秘密率领两千人潜入九华山的山区,进行潜伏!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司马懿给的都是精兵,而且随军携带很多的引火之物。另外,让李典在九华山的东侧设立一些山中仓库,用来囤积食物,这些食物足够两千人使用半年之久。
而司马懿给李典的任务就是前期潜伏,之后摸清东吴军的粮道动向,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将东吴的粮草截断!从而起到打蛇打七寸,扼住东吴咽喉的效果。不过前期,战争刚刚开始,东吴势必会十分小心,待数个月之后,这条粮道成为东吴眼中“安全”的通道后,必然押送粮草就懈怠了,这时冷不丁的给东吴的粮草来一两次偷袭,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司马懿的计策已经全部推动,接下来就要看徐州的袁军的战争耐力了,能不能抵挡东吴的猛烈攻城。
霍峻从来到彭城,就不断的加固城池,挖深外层的护城沟道,并且囤积滚木擂石,火油,箭矢等物。而从北方的支援也源源不断的把军事物资运送到彭城以及徐州城和下邳!
而霍峻的两万荆州军与东吴有仇!因为东吴目前占领了荆州,所以两万荆州军内心都十分憎恶东吴,誓要与敌军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后来支援而来的高顺率领了五千陷阵营军士,张合也率领一万徐州兵来此助战。高顺接替霍峻成为彭城的指挥官,高顺没有安排荆州军镇守南,东两门,自己的陷阵营则镇守压力最大的西侧大门,张合的一万军队负责坚守北门。城中物资丰富,袁尚这两年发了好几笔战争财,因此全线的军队食物和物资补给都很充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