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整编后,还需一个正式的名号。李光壂等一众文人装聋作哑,朱呈祥等一众武夫抓耳挠腮,想出一个个自认为威武霸气的名号,然后互相嫌弃否决。

余诚提出的义勇军也被众人委婉的表示毫无特色从而否决,最后余诚一拍桌子,定了,就叫“余家军”!

余诚为余家军总司令,是最高长官;朱呈祥为总指挥,作为余诚的副手主持军队日常工作。

或许是已经被团长、营长、连长这类称呼搞麻木了,对于总司令和总指挥这两个称号各级军官也都没有异议。当然,在这方面余诚乾纲独断,有异议也没用。

此时刚整编过的余家军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是最脆弱的时候。余诚迫不得已,又在刘家湾多待了三天,方便各级军官熟悉部队。

为了激励刚经过整编的军心,余诚发放了第一个月的军饷,士兵每人一两五钱,军官根据等级各不相同。就连被裁撤下来的士兵,每人也领了一两银子作为安抚,称为退伍费。

领了军饷后,整个部队活力四射,各种训练搞得热火朝天,让余诚感慨果然还是金钱的魅力高。

三天后,部队准时出发,继续向南行进。

此时已经进入南阳府与汝宁府交界之处,靠近桐柏山区。道路年久失修,行进速度慢了许多。

南阳是个好地方,余诚曾经动过占据南阳的念头。可惜南阳虽是盆地,却无险可守。另一方面,李自成的闯军在河南横冲直撞,南阳一直是李自成与朝廷官军争锋的焦点之一,余诚也只能暂时放弃。

相比天灾人祸、流民遍地的河南,还是两湖地区更适合经营。

此时摆在余诚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走随州一线,一条是走襄阳一线。还没等他决定好走哪条路,就先遇到了一个熟人。

“又可兄,你怎么会在这儿?”

看着被巡逻队押回来的吴又可,余诚非常好奇。自吴又可离开开封去往关中,两人差不多已经一年未见了。

“快把绳子松开。”吴又可挣扎着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余诚赶忙亲自解开绳子,道:“你不是在关中治瘟疫吗?怎么到这儿来了?”

“都一年了,能治好的治好了,治不好的死掉了,还待那儿干嘛?”

余诚看到与吴又可同行还有几人,一个带着男童的颇有些书卷气的妇女,还有一个身上带伤英武不凡的青年。

“这是我恩师的女儿,咳咳,这兵荒马乱的,我带她一起回江南。”

被余诚探究的眼神看着,吴又可老脸微红,只当没有看见,又介绍青年道:“这是吴乔吴修龄,是我同乡。我和云舒返乡时遇到贼人,幸好遇到修龄仗义出手,杀退贼人。”

看到吴又可与余诚相识,吴乔紧绷着的身体才放松下来,闷声闷气的说:“既然你们认识,那把我的枪还我。”

押他们回来的巡逻士兵递上一杆长枪,有三米多长,前细后粗,枪根处粗如手腕,枪尖处只比拇指略粗。枪缨颜色暗红,那是被血浸透后的缘故。

余诚轻“咦”一声,这种枪形似乎在哪里听过。

随侍在侧的付应平看到这枪形制也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这是石家枪?”

石家枪?余诚终于想起来了,这是枪法几个重要流派之一。这人姓吴,和吴又可是同乡,那就也是苏州人了,该不会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