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众多看热闹的人群面前,赵兵和麻子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所能采取的行动唯有驱赶这些围观者。此时此刻,现场已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嘈杂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一位热心肠的婶子站出来劝解染七:“闺女啊,听婶子一句劝,像赵兵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托付终身。你还年轻呢,干脆跟他离了婚,重新开始新生活吧!不然跟着他,这辈子可就真的被毁啦!”

然而,面对众人的劝告,染七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虽然赵兵现在确实有诸多缺点,但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我选择嫁给了他,那就应该与他相守到底。而且,我始终坚信他日后一定会改过自新、变得更好的。”

染七这番话一出,在场的人们反应各异。一部分人对染七的忠贞不渝表示赞赏,认为她是一个坚守妇道、从一而终的好女人;

但更多的人则是无奈地叹息,觉得染七实在太傻太天真了,简直就是一根筋。毕竟如今赵兵的种种行为已经让人失望透顶,大家都认为对于这样不靠谱的男人,该舍弃时就应当果断舍弃,以免越陷越深。

在前世的时候,赵家母亲总是喜欢在外人面前念叨着原主如何地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她还常常向别人诉苦说,原主的种种行为不仅把自己的儿子赵兵给气跑了,而且如今还要她这个年迈的老太婆来伺候着。

听到这些话后,周围的人们纷纷开始劝说赵母:“这样的儿媳妇可不能要啊,您还是赶紧把她送回娘家去吧!”

然而,面对众人的好心建议,赵母却表现出一副宽容大度的样子说道:“哎呀,你们不知道呀,那染七她家的情况可不太好,如果就这样让她回去了,肯定会受苦受难的。再说了,既然她现在愿意留在我们家,那我也总不能狠心将她赶走不是?”

赵母这番言辞说得真是既得体又漂亮,让人不禁对她心生敬佩之情。一时间,村里的人们都对赵母赞不绝口,觉得她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人。

而与此同时呢,对于那个被赵母数落得一无是处的原主,则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一致认为是原主太不懂事了,辜负了婆婆的一片好意。

可是谁能想到,世事难料啊!后来有一天,赵母突然中风瘫痪在了床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下子赵家可要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原主竟然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照顾赵母的重任。她每天不辞辛劳地为赵母擦洗身体、换洗衣物、做饭喂药……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过。

渐渐地,村民们看到了原主的善良和孝顺,之前那些对她不好的评价也逐渐消失不见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