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多的,能结八九十甚至上百个果子。
祖孙几代,全都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非常亲热。
分椰子的地点,是驻地的大广场。
还隔着老远的一段距离,就能看到由黄褐色老椰子堆成的好几座山,场面十分震撼。
“妈妈,这是我摘的大椰子,厉害吧?”
望眼欲穿的钟军一看见人,立刻抱起地上那颗比他脑袋还要大上许多的椰子,心急地跑过来请功。
胡兰兰怕他没抱稳砸到脚,连忙接过来,“哇,这颗椰子得有三斤多重了吧?我儿子可真是太厉害了。”
吭哧吭哧拖着颗椰子,磕磕绊绊走过来的桑月正好听见了这句话,忙不迭让出位置,全方位地展示着原本被自己挡在身后的果子,“月月也很厉害。”
“她拖过来这玩意儿,绝对不低于四斤。”
宋稼掂了掂重量,佩服得连连点头,“对,你最厉害,比哥哥们都要厉害。”
小桑月开心得直咧嘴,还不忘转过身抱抱徐雨溪的腿以示感谢,“溪姨做的袋子,好用。”
她拖椰子的草篓,是徐雨溪帮忙编的。
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去年分椰子时的情形太好笑了。
当时,还没满四岁的桑月,坚持要抱着自己看中的那颗椰子回家。
奈何果子又重又大,她根本抱不起来,抬一步摔一跤。
就这样,小家伙还是不肯放弃,嘴里也没有消停过,一直嚷嚷着,“椰子不重,我也不痛,一点都不痛。不要抢我的椰子。”
为了避免同样的惨剧再次发生,她在今年摘椰子的时间定下,并发出了通知以后,就提前收集好草料,编了个篓子。
草篓的开口很大,非常容易就能把椰子装进去,再用特地留出来的绳子把口子带上,就不会滚出来。
在它两侧,还攀着长长的拖绳。小朋友可以挎在身上,像大人拉车那样把东西拉回家。
做出来以后,她自己先试用过,发现效果相当不错,又顺带将编织的方法分享给了其他家里孩子比较小的军属。
毕竟,去年跟椰子在地上翻滚着相亲相爱的孩子,可不只有小桑月一个。
在装椰子的时候,顺带就已经统计好了这次的收获。
大头自然是留在部队,分发到各个饭堂的。预留出这部分的量以后,剩下的才分发给家属们。
胡兰兰去队伍前头稍作转悠,很快就带着情报回来了,“二十四颗,跟去年一样。”
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参与了采摘活动的小朋友,不论是部队子弟,还是渔家孩子,都可以各自领一颗椰子回家。
“差不多是这个数了,毕竟来随军的家属也比去年多出快十户。”
宋稼环顾了一圈广场,除去在工作的,其余军属基本都过来了,热闹得很。
领完椰子回家属区的路上,大家全都喜气洋洋,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讨论起过年要炸什么吃食。
胡兰兰原本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别人的讨论,猛然间却想起了一件事情,“小溪,你们春节回家吗?”
她们这几户里,厨艺最好、花样最多的就是徐雨溪。
如果她回老家了,那今年岂不是会少掉很多好吃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