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溪推拒不了,只能再三道谢。

马牙,也就是小火山一样的藤壶。有些礁岩上密密麻麻全都是,让人看着就头皮发麻。

人们习惯将藤壶分为无柄类和有柄类。马牙属无柄类,鹅颈藤壶(实际不是藤壶目)则是有柄类(图源网络)。

不过,它虽然看起来长相奇丑无比,煮熟以后却色泽白嫩、肉质细腻,味道十分鲜美,甚至不比狗爪螺差。

只是,要想吃到这份美味,并不容易。

它的吸附力很强,一般的工具根本弄不下来。

徐雨溪之前试过用石头砸,结果自己的手都震麻了,对方却只是掉了点粉末。

本地的渔民就就不一样了。

他们有专用的铁铲子,只要对准藤壶与礁岩的连接部位一敲,就能把外面的硬壳敲飞,直接将肉铲进随身带的桶里。

一般来说,大潮是最佳的敲藤壶时机。

这时的潮汐落差大,在小水潮时被淹没的藤壶,会全部都暴露出来。

有时候,在潮间的岩石上,还会看见藤壶叠藤壶的景象。

附生在上面的那层没有沙石味,比底层的还要鲜嫩很多。

带壳的藤壶多半是直接氽水。

一只手拿着壳,另一手用筷子或者竹签将肉倒戳出来。不用蘸酱直接吃,图的就是那股原始醇正的海味。

藤壶的口感很神奇。

前端和蟹肉一样嫩中带韧,味道甘香,汤汁鲜甜。

吃到尾部,口感也是蟹膏那样的软烂,带着淡淡的苦味。

不带壳的藤壶,徐雨溪最喜欢的做法,是装在盘子里隔水清炖。只要撒点盐进去就好,别的调料都不用加。

炖熟以后,盘子上会多出一层既像蛋花又像豆花的东西,厚厚地聚在藤壶肉周边,甘香而不腥。

这层膏,是成熟的藤壶肉里才会有的。浓浓的鲜香味直入口鼻,叫人连一秒都等不及,只想立刻开吃。

有了冯欢妹给的马牙,徐雨溪的赶海任务大大减轻,比平时提早回到了家。

时间还挺早,不急着做饭,她便回房间拿出了苏云谷的军服来。

六五式军服,从左往右依次为陆军、空军、海军(图源网络)。

现在的军服统一都是棉布料。夏季是平纹布,冬季是斜纹布。

岛上温度高,他们几乎一年到头都穿着夏季军服。

只是,平纹布的质地比较薄,非常不耐磨。就算是刚领到手的新衣服,也撑不了多久。

尤其是裤子的膝盖和屁股这两个位置,经常会出现破洞,三不五时就要修修补补。

时间一久,自然是补丁摞补丁。就连里面穿的短裤衩子,都没有例外。

他们经常进行水上训练,衣服湿了贴在身上穿着不舒服,自然是裸着上身,只穿裤衩子最舒服。泡得水多了,裤子当然也废得快。

也就是补丁布都是从旧军装上裁下来的,布料一致,颜色相同,才不至于太难看。

不过,衣服穿得久、洗得多,褪色是正常现象。海军服是灰色的,洗着洗着很容易就变了白。

有的时候运气不太好,拿到的补丁布和自己的衣服颜色不同,那就跟百家衣差不多。

手里这套衣服,她前段时间其实才刚补好。现在过了都没两个星期,上次添的补丁隔壁又有了新洞。

昨天,苏云谷已经领了补丁布回来。只是她赶着做婚服,暂时没空处理,就让他放在一旁,等她第二天忙完了再弄。

没想到,这人居然拿了针线坐在她隔壁,自己动手补了起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