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天帝逊位之议
“受天地之垢所侵,如为病所袭。”
“人王染病,若病轻,自然无碍,可主持政事——反之,则难以为继。”伏羲说着。
于是,大罗们心中便都是一动,然后豁然开朗。
是啊,为什么要让大家去考虑这个问题,让大家抱着揣测的态度,去猜测玉皇身上所承负的天地之垢的多寡呢?
大家直接看玉皇的表现,不就好了吗。
天帝,执掌天庭最高的权柄,他总是要露面处理天庭各种情况的——若是他还能从容的处理天庭当中的各种事务,那就证明,他身上所背负的天地之垢,还不曾至于他的极限。
这个时候,若是那天地之垢,往其他仙神身上流转,那显然,就是有问题的。
反之,若是天帝已经‘病重’,难以为继,那他就不可能依旧从容的处理天地之间的各种变故。
如此一来,玉皇身上的天地之垢如何,大家一眼就能看得分明。
至于说玉皇会不会假扮自身无法承载天地之垢的情况。
这就更简单了。
你说你身上的天地之垢,已经无法承载——那接下来,就很简单了,天地之垢的承载至于极限,其表现,就是天帝难以理政。
既然如此,那你这位难以理政的天帝,是不是应该将天帝的宝座让出来,让其他人代为持掌这天帝的权柄,令其他人去承载那天地之垢——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人想要‘夺权’,他人也很难评论其这是为了夺权。
毕竟,交出了天帝的权柄过后,便不必再继续背负来自于天地的天地之垢,便能安心的,处理纠缠于自己身上的天地之垢,免得被天地之垢彻底侵袭,最终道化……对于天帝而言,这是一种保护,而对于天地而言,这同样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是以,伏羲这话一出,几乎是所有的大罗,脸上都露出了笑意来。
天地当中,每一位大罗,其实都有着‘治世之能’的。
他们作为大罗,作为天地的支柱,他们的法度,天然就笼盖于天地之间——他们的光辉之下,周遭的仙神也好,宗派也好,都会天然的,向这位大罗聚拢。
那各处的秩序,法度等等,也都不可避免的,要考量到那些大罗的意见。
就算那些大罗再如何的避世隐居,他们的存在,都不可避免的,会对天地造成影响——任何一位大罗,他的存在,都会天然的形成一个以其法度为核心的,全新的生态。
这样的情况下,那大罗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许许多多的生灵——这就是那些大罗们的‘治世之功’。
每一位大罗,就算是有朝一日,他们化作了凡人,也同样是能成为人族当中,中上水平的人王!
所以,每一位大罗,对于所谓的权柄,也都有着相当的认知。
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朽——任何一个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不是单纯的稳定,而是那体系自我迭代的能力。
而体系当中的自我迭代,有两种方式,第一,是由上而下的改革,是自我的更新,亦是最稳定的迭代,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迭代。
人族的人王,代代更新,道宗的那些掌教,代代轮转,所寻求的,便是这样的一种自我迭代——而今,天规的轮转,便也是这样的一种迭代。
第二种,则是由下而上的革新——那是以铁与火,以鲜血和神通来推动的迭代,是对整个天地的革新。
前者,是一个体系的自我进化,而后者,便是一个新的体系对旧有体系的清算。
而当前的情况下,天庭的体系和秩序,和天地之间所有的体系和秩序,都有一个极大极大的区别!
体系的迭代,是以‘王’的更换,作为相争——一个新的‘王’,才能顶着源头体系的压力,对那体系进行一个革新。
所以,人族的人王,会一代一代的轮换,而那些仙宗的掌教们,纵然长生,也同样会有所变化。
可天庭不一样的!
天庭的天帝,乃是大罗,是有着‘绝对意志’的大罗。
自玉皇立于天庭以来,其便一直都是天庭的天帝——天庭的仙神,更迭了无数次,但玉皇的光辉,却始终笼盖着天庭。
这就是那些大罗们,对于天庭体系的一个隐忧。
大罗亲自执掌的天庭,那千万年的秩序之下,天庭这体系,能够进行恰当的自我迭代,而不至于腐朽,至于毁灭——人间的王朝,仙宗的道统,他们腐朽,他们毁灭,那不过是一时的征伐。
而天庭这体系,一旦腐朽,一旦毁灭,那所迎来的后果,便是大罗们,都要为之染血!
从古到今以来,这种层次的腐朽崩灭,也就发生过两次。
一次,是龙凤三族的战争。
一次,是巫妖之间的战争。
过往的经验和历史,都已经证明,要避免一个体系的僵化和腐朽,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让那体系的执掌者有所轮换——问题,就在这里!
天庭的体系,和天地之间所有的秩序体系,都不一样。
天庭的体系,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庞大——非大罗,不足以驾驭这样的体系。
然而,当大罗驾驭了这样的体系过后,要如何让驾驭这体系的大罗,放弃自己的权柄呢?
没有任何的办法!
只要那大罗不愿意,不然的话,除非是推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建立一个第四天庭,不然的话,绝对无法更换这天庭的天帝!
自仙神显化以来,无论是龙凤的争端,还是巫妖的厮杀,又或者是而今的玉皇——这一个又一个的‘天庭’,一代又一代的天帝,早就已经在天地之间形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天帝的存在,就是和天庭绑定的,是永恒的——天庭不崩,天帝不变。
所以,当天规的体系之下,天庭从原本的天地之一角,一下子膨胀到了整个天地过后,天地之间的大罗们,就已经在暗地里思考,要如何的制衡这位执掌天庭的天帝之权柄,在暗地里思考,那让天帝主动逊位,接受权柄轮转,实现体系自我更迭的可能。
但是,制衡天帝,使得其不肆意妄为的手段,大家都有——可让天帝主动逊位,却是谁都做不到。
便是有人提出这种可能,又或是天帝自己提出这种可能,大家都要怀疑,这是不是故意来钓鱼的……
这一点,可以说是当前天庭体系之下,最大的缺陷,最大的弱点。
一旦作为天帝的玉皇出了问题,便有极大的可能,会带着整个天庭,一起崩塌。
可现在,伏羲的一番言语,却是突然间,就让这个近乎无解的难题,一下子就有了答案!
诚然,让天帝主动放弃权柄,是不可能的——就算玉皇愿意放弃天帝的权柄,也没有人能保证,接任的新天帝,会主动放弃他的权柄。
要知道,就连人间的那些不得长生的人王和诸侯们,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权柄,要以禁忌的手段谋求长生——何况是这天庭的天帝?是能名正言顺的,以长生的姿态,以永恒的姿态执掌整个天地的天帝?
而且,就算是天帝接受轮换——可看看人族当中,那些人王变迁时的风波,就能知晓,天庭的天帝若是变化,会在天地之间,掀起怎样的风浪。
当然了,以当前天庭的情况而言,这诸多的大罗齐齐入内,他们联手,纵然是玉皇不愿,但也必须要屈从于他们的意志,然后逊位。
可之后呢?
当天帝有所变幻的信号传出来的时候,大家所想到的,不是天庭体系的自我迭代——而是天帝逊位过后,天庭的权柄,会不会有所变化?
天帝是主动逊位,还是被迫逊位?
原先忠诚于天帝的人,会不会被清算?
新的天帝,会是谁?
新的天帝,会不会在心底记住这个教训?
等等等等。
那无数的风波,无数的暗涌,无数的猜忌,足以毁灭一切!
天帝更换的本身,但天帝更换所导致的,席卷天地之间波澜,却是每一位的大罗都不愿意见到的事。
而现在,伏羲的言语,不但是让天庭的大罗和众神们,不必去承载那些和自己无关的天地之垢,更是能完美的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
天帝变幻所导致的波澜,最大的源头,便在于彼此之间的猜忌,对于生灵对那些大罗的阴暗揣测。
而伏羲的言语,却是将那阴暗揣测的源头,直接摆到了阳光之下。
天帝治世的水准如何,天帝本身的状态如何,谁都难以界定,这其间,也颇多暧昧之处——可是,天帝是否能够正常理政,这却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