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部分还维持着。再就是重点了。
闽粤桂黔滇。
这五省是原封未动的。
四川则是残破的,毕竟张献忠那里肯定不会保留了。
而杨丰面前的,就是目前所有还保留的卫所世袭指挥使和指挥同知,他们围着一张张圆桌,守着酒菜,在秋风中看着杨大王。他们是奉旨入朝,毕竟绝大多数都没见过女皇,现在天下已定也该来觐见一下了,不过这里面也只有部分有真正实权,其他也就是顶着个官职而已。
像江西,山东这些早就已经与士绅合流,手下军户与民籍没区别,连原本要交给卫所的粮食也都废除。
真正还有一定实力的,就是西南三省加上广西,还有湘西。
广东,福建那些和山东江西差不多。
当然,现在必须一视同仁。
“我也明说了,卫所是肯定要裁撤,无论你们愿意不愿意,以后都不会再有卫所了,军户们为大明守了近三百年江山,也该放下这担子了,以后不会再有军籍,全都裁撤为民籍。”
杨丰说道。
卫所制度改革太麻烦,直接废了然后搞新的就简单了。
毕竟一张白纸随便画。
指挥们面面相觑。
“大王,西南土司众多,若无卫所镇压,难免作乱啊!”
一个老指挥使陪着笑脸说道。
其他赶紧附和。
“首先,裁撤卫所不等于地方上不再有驻军,相反,驻军还会增强,其次,军户的确不会再有了,但以后所有百姓都有当兵之义务,军籍没有了,但以后全民皆兵。朝廷会在云桂川黔四省,组建新的御营,兵源就地征召,军饷等一切就依照京城御营标准,在每省维持一个或几个军以机动作战。而地方所有青壮全都编入民兵,县维持一营,府维持一旅,日常训练,地方剿匪,如有土司作乱,则辅助御营作战,但民兵非朝廷命令不出府。
以后所有知县知州知府皆身兼军民两职,有权于境内调动民兵。
必要时候征召所有青壮。
不仅仅是训练剿匪,需要修水利,道路时候也可以征召民兵,服役期间都以御营一半开饷。”
杨丰说道。
御营军饷六两啊!
这个数字其实是后期标准的,基本上各方都能给到这个数字。
毕竟大明目前粮价还是很高。
六两银子哪怕在江南,也就买六七石米而已,和万历时候浙军的水平其实差不多,后者各种加起来三两多点,也就是个南方六七石米的购买力。这个购买力可以说是确保士兵有战斗意志的最低标准,这都是检验出来,但这个数字哪怕一半,在西南也是高收入。
当然,高收入是士兵会忠于女皇的保证。
毕竟这种裁撤很难说会不会带来抵制甚至反抗。
军户不会。
他们巴不得摆脱这些将领。
废除军户,都归民籍是各地军户一致的心声。
但将领就很难说怎样了。
可只要驻守的御营,地方民兵,全都为了银子忠于女皇,那将领就只能老老实实忍着,再说又不是剥夺他们手中的财富,都是富家翁,哪有拼命的心思啊!
对于西南这些卫所,杨丰还是愿意给一点优待,毕竟他们的确尽到了自己对朱家的职责,西南卫所终究没有和北方那些卫所一样纷纷喜迎大清王师,终究还是在逆境中进行了抵抗。
“末将世代为国守云南,自太祖高皇帝时至今已近三百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刚刚女皇天下新定,如何便要弃我等。”
一个指挥使一脸悲伤地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做同样姿态,还有起身向杨丰下跪的。
“三百年,诸位,以诸位祖上从龙之功,三百年荣华富贵难道还不够?其他朝代有几家勋贵世袭三百年的?朱家真的对得起你们,你们手下军户确实越来越苦,可你们有哪个不是荣华富贵?做人要学会感恩,你们以祖上从龙之功,享三百年荣华富贵,也已经够了,咱们都是一样出身,你们就别在我面前摆出这些姿态了。
当然,女皇陛下开恩,也不是就这样不管你们了。
以六十为限,你们的俸禄还是会继续给,一直给到六十。
现在,接受的就跟我一同饮了这杯酒。
伱们都有良田百顷,家里房产商铺无数,就算不做官了,也依旧是锦衣玉食,至于你们子孙,可以送到京城来上学。女皇陛下正要建大学,他们都可以由女皇保送上学,期间费用女皇出,毕业以后也少不了官做,毕竟女皇还是要把你们当自己人。
当然,你们要是不给女皇面子,那也就不是自己人了。
来,端起酒杯!”
杨丰说道。
那些指挥使们面面相觑,紧接着山东的那些就端起酒杯。
当然,这些本来就是安排好的。
然后南方那些也端起了酒杯,他们一起看着西南那些。
后者……
后者哪有别的选择。
不管回去以后怎么应对,至少现在这杯酒是必须喝的,而且其实他们绝大多数也都清楚,回去也没什么别的应对手段。现在北方战争已经结束,光御营就二十多万,还有西军再调二十万南下也很轻松,这些全是精锐,就他们拿什么对抗?
更何况手下军户全都巴不得废了卫所转为民籍,免得世世代代受他们压榨。
没法抵抗!
真敢抵抗自己手下那些军户先拿他们人头来换富贵,这一点可以说毫无悬念。
最终西南的一个个指挥使,指挥同知们还是端起了酒杯。
杨丰一饮而尽。
然后他看着这些家伙全都喝了杯中酒。
至此大明卫所制度成为历史。
本书到此为止,不会往下写了,什么时候发新书再来发最后一章,不过这几个月应该不会写新书了,到高考结束再说,抱歉了,我陪读这两年半天天睡眠不足,早起晚睡,搞得头也疼,心脏也有点不好,日常半梦半醒中渡过,写的也乱七八糟,接下来还是老老实实先撑过高考再说。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