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
“臣在!”
“听颜郡公说你这个人最擅长断案。
这个案子交给你。
是天灾,是人祸,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给朕查清楚!”
“遵旨!”
狄仁杰心里苦,他都不知道他断案很厉害。
这些年为了证明自己断案很厉害。
为了证明先生没看错人。
他把万年县近二十年来的所有的卷宗都看了。
心得都写了十万多字。
没有人知道狄仁杰这几年为了先生随口的一句话过的有多么的苦。
说罢,李承乾看着李元嘉,轻声道:
“皇叔,你负责重建芙蓉园里面被烧毁的宫殿,钱财从内府出!”
“遵旨!”
接了旨意,李元嘉并未退下去。
李承乾好奇道:“皇叔还有事?”
“陛下,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西域战事已定,国库将会有一大笔钱充入其内。
臣观长安讨生活的百姓越来越多!”
李元嘉顿了一下:
“不如把大明宫一起修建了吧!”
原本在贞观八年都准备修建的大明宫。
如今那里还是一块空地。
边上堆积的石料都长了青苔。
话音一落,朝堂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在朝堂臣子的认知里,修建宫殿就是劳民伤财,就是好大喜功。
在李元嘉的认知里不是这样的。
只要给足百姓工钱。
只要不耽误农时。
朝廷用多余的钱财修建一所宫殿,其实并无不妥,也谈不上劳民伤财。
百姓做工会获得钱财,可以养家糊口。
百姓有钱,就会花钱买自己所需要东西。
长安的商业就会更繁荣。
也能顺势让朝堂的税收上一个新的台阶。
如今大唐周边已经没有多少敌人了,打仗抢夺已经赚不了钱了。
得想法子。
当然,这是长远的利益,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
这也是李元嘉这些年通过自己画图慢慢摸索出来的结果。
所以,他才敢把这件事在朝堂上说出来。
如今这个闹哄哄的场面,想必大家是反对的。
不过李元嘉一点都不着急。
等刘仁轨先生归来,等那堆积如山的金锭和银锭运回长安。
这大明宫一定会建。
今日只不过是看一下所有人的态度而已。
这是自己和皇帝的约定。
也是在给那么多皇子皇孙找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路子。
李元嘉现在很想笑。
西域分利益的人去了,以李厥的性子这帮人完蛋了。
不但拿不到东西,说不定还会被讹死。
不是李厥爱讹人。
而是他们不知道小十一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们不知道高侃,黑齿之流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李崇义就极其难缠。
后面还有自己的先生颜白。
最有趣的是回来的是他们看不上的安西兵。
这帮人去最远的地方干最累的活。
和长安诸家几乎没有关联。
等他们回来,这长安就热闹了。
倭奴那边更有意思,都知道薛之劫在辽东收益颇丰。
但没有一个人敢去。
没有舰队,谁敢没事的渡海玩。
“再议吧!”
“遵旨!”
朝会在议论声中散去。
本来就不是朝会的日子,说完事情自然要离开。
长孙无忌走出大殿时发现许敬宗正在对着自己笑。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模样颇为轻蔑。
许敬宗笑着朝着长孙无忌走了过去,认真地行礼道:
“国公安好!”
长孙无忌斜着眼打量了许敬宗一眼:
“道不同!”
言外之意就是,我不想搭理你,有眼色的就赶紧离开。
许敬宗笑了笑,低声道:
“昨晚看了一夜奏报,下官觉得,国公派往西域的御史应该立即让其回来!”
“你在教我做事?”
许敬宗慌忙道:“不敢!”
“不敢就闭嘴!”
许敬宗真诚道:“国公,陛下未“画日”,起居注无记载,不合礼法,应该驳回!”
“陛下病了,由我统管三省!”
“国公说的对,陛下是病了。
但陛下只是行动不便,耳目依旧清明。
这件事应该让陛下知道!”
“我也是按流程办事,并无逾越!”
许敬宗苦笑道:
“如今这个局面下官觉得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要不打回来,商议后让陛下看看。”
长孙无忌笑了笑,没说话。
许敬宗无奈道:
“下官也是就事论事,尽臣子应该尽的职责!
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做事么,自然是商量着来。
长孙无忌终于转过身正视许敬宗,只不过眼神依旧轻蔑。
“那是你许敬宗,不是我长孙无忌。
知道大唐是如何从那么多割据的势力里一步步走到最后,统一这个天下么?”
“下官不知!”
长孙无忌望着许敬宗笑道:
“大唐是我们关陇世家打下来的。
这是大唐的根本,关陇也是大唐的根基。
跟你许敬宗没有一点关系!”
“对了,你知道山东那帮子人是怎么称呼你们的么?
今日我就告诉你,他们管你们叫做土鳖。”
许敬宗闻言笑了笑,缓缓地挺直了腰杆。
长孙无忌那发自骨子里面的轻蔑,和高人一等的做派成功的让许敬宗生气了。
都说山东世家的人骄横。
可再骄横,也没有骄横到当着自己的面来骂江南读书人为土鳖。
这已经不是口舌之争了,这已经是在侮辱人了。
“国公,打人不打脸!”
“不对么!”
许敬宗深吸了一口气,笑道:“对,国公说的对。
既然如此,下官也努努力,争取让国公去南域看看真正的土鳖!”
长孙无忌闻言哈哈大笑。
“好好,我等着,真到了那个时候记得为我送行!”
“我会拿最好的酒为国公送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