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如流水。

看得见却抓不住。

转眼就到了两千年的夏天。

在东吴小学上了四年,如今已经快要十一岁的杨澈,他也要去镇中心小学上五年级了。

而杨家,此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就是。

杨爸杨妈已经把租住的两套房子买下来,并按照之前想的那样,拆掉又重建了一番。

最终的结果是。

杨家现在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大宅子。

靠近街道的这边,是一栋二层的门市楼。

由东到西,总长七十米,南北宽十多米。

这也就是说,光这一个门店,上下两层的总面积就有将近两千平,也是非常的大了。

这还不止。

在门店的后面,还建起了一栋三层小洋楼,那才是杨家一家子人住的地方。

这栋三层小楼也有几百平大,装修精致,设施齐全,还带一个百十平米的小院子。

也是非常的奈斯,很适合住人了。

可以这样讲,合整个镇子上,都没有几处比杨家这边还好的房子了,绝对是能拔尖的那种。

谁让杨家现在有钱呢。

虽然还不是镇上的首富。

但经过后面这两年的发展,杨爸杨妈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一步一个台阶。

他们不光开了一家纺织厂,一家成衣加工厂。

还把服装店都开到县城里去了。

如今,那边已经有了三家店,虽然数量不如镇子这边,但赚的钱却比这边多多了。

总共七家店。

再加上纺织厂和制衣厂。

这两年下来,杨爸杨妈两人至少赚到了上百万。

之所以这么多。

也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他们走出去,找到了更好的进货渠道。

这年头,南方的市场已经很发达了。

服装业也一样,什么档次的产品都积压了很多。

另外还有外贸货,样品货,尾货,次货,那可都是可以论吨买的,而不是论件。

一买就是几车。

弄回来以后,再按件甩卖。

这都是杨澈给出的主意。

没让爸妈干什么品牌店铺,还不是时候,而是用各种方法先走量,积攒资金再说。

比如镇子这边的四家店。

最近的这个拆掉盖新楼了,先不提。

另外三家,一个是小商品超市,主卖袜子、帽子、内衣内裤这些东西。

一家是清仓甩卖的那种。

还有一家稍微高档点,卖的是贵一些的成衣成裤,品牌童装。

县城那三家店也是这样安排的。

而不管是哪一家,都用了未来的电商引流手段。

就是,用一些最低档的,即使正常卖都赚不到多少钱的货物,以打折或赠送的方法吸引客流。

只要能把人引到店里,再按需求,按比例,往外出售那些利润比较大的东西,不愁赚不到钱啊。

恰恰相反的。

这种经营模式可是很能赚的,跟抢钱都差不多。

别说两年一个百万了。

那是才开始干,还不熟悉。

再往后,七家店一起发力,就是一年挣他个百万也没什么好稀奇的,说不定还会更多呢。

况且。

杨家还有了自己的纺织厂和制衣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