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听了典韦的愤懑,立刻就摸清了典韦的诉求。
于是当机立断,改变了劝诱的说辞。
他原本是想提刘备如何招贤纳士、求才若渴,话到嘴边,立刻变成了吹刘虞:
“呵呵,井底之蛙,以偏概全!
你没遇到赏罚分明之人,只能说你见识浅薄、豫州官场黑暗!
我问你,你到过幽、并、凉这些边州么?
边州的官场,大多是讲真本事的,靠阿谀奉承花钱买官的人,就算任了,胡人的刀子也不认!
只要遇到明主,何愁立功不赏!
便说这位关都尉,三年前也不过是个流亡江湖的游侠,以卒伍之身奋力杀贼,三年已积功升至军司马!
在别处或许做不到,但在刘幽州帐下就是做得到!
刘幽州赏罚分明,仁信素著,之前担任大宗正,天子闻其谏亦正色察纳。
刘幽州以涿郡孝廉刘备弃官守义、杀贼不顾自身荣辱,力谏天子使其得以特赦免纳修宫钱而任。
天子明诏世人皆知,到了幽州从军,只要真有本事立功,断然不会没有官做!”
李天之所以这么劝,一来是觉得以刚才典韦的反应,如果直接用刘备的名义劝诱,对方不会信任刘备给手下人弄官的本事,有些内幕也不方便说。
其次,如果李天真的委曲求全,倒也不是说服不了,但那样的话,容易伤害团队的团结,让关羽觉得不爽。
一个团队也是要讲究凝聚力的,不能为了拉新人而过于放低姿态,让老人觉得不舒服。
李天相信刘备笼络人心的本事。
他要做的,就是以刘虞募兵为名,把典韦弄走,到时候具体安排在刘备手下。
如果这样刘备都拉拢不了典韦,不能让典韦一直跟着他走,那就是刘备自己的事儿了。
当然了,这一招也只能在招募武夫的时候用用,如果是招募文士绝对不能这么搞。
因为刘虞这人向来是喜欢搞“外交胜利”平叛的,不重视武夫,历史公孙瓒就是因此与司刘虞交恶。
所以武夫哪怕名义到了刘虞那儿,刘虞也未必能礼遇重用,最终多半还是便宜了刘备这种善于笼络豪杰之人。
但文士就截然不同了,刘虞挺重视确有才干的文士,如果李天以刘虞的名义劝诱文士去做事,说不定最后人家就真的一直跟着刘虞,即使刘备调走也不肯跟刘备走了,岂不是弄巧成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