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卿,朕委任你为京营改制第一人。”

朱祁钰的这一道命令,也是有着他的深意。

他表达的是重于谦本人,而不是于谦兵部尚书的职位。

“凡是今后早晚之时,朕要听到全军将士诵读此“十杀令”。”

朱祁钰回头看了一眼于谦。

于谦清廉,历史上被抄家时候家无余财,让前往抄家的锦衣卫都为之心酸落泪。

于谦好名,他渴望于青史上流芳百世,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就连斩杀于谦的刽子手,也是当日自杀以谢天下。

就连支持夺门之变的孙太后,在听闻于谦被杀后,也是斥责她的儿皇帝,也是几天吃不下东西。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所谓上行下效。

朱祁钰当然会重用于谦来对京营改制,因为只有于谦不贪腐,才能遏制住军中的腐败之风。

于谦,就是军中清廉的一杆大旗。

“臣于谦,领旨!”

于谦神色肃然。

如果京师保卫战,是于谦一生的高光点。

那么主持京营改制,就是于谦给大明留下的宝贵遗产。

于谦改制,明朝后来多有沿用。

要是这一次改制没有成效,那么后世必然就要推翻了。

“罗通,朕赐你尚方宝剑。”

“五品以下将官若有不法之事,可先斩后奏!”

“五品以上,都督以下,军法司可直接投入大牢!”

“今年恩科之后,朕会选五十进士入军法司,称之为提督军法官。”

“提督军法官往来巡视各地卫所,凡是将领有不法,士卒有抱怨,提督军法官当立断立决!”

朱祁钰也给了罗通很大的权限。

除了用罗通来制衡于谦,朱祁钰也是真心要整治明军军纪。

朱祁钰就是要让明军脱胎换骨,而不是原本历史上那支,动不动就奸淫掳掠、杀良冒功的乌合之众。

“末将罗通,领命!”

罗通当仁不让的大步而出。

蹉跎了大半辈子,罗通终于觉得自己这一刻实现了抱负。

朱祁钰用罗通这个曾经的贪污犯,也是向着将士们表达了一层政治含义。

罗通已然是改过自新,所以朕重用于他。

同样的机会,朕给了你们一次,你们自己玩把握住。

“臣请陛下,于京营在树立一到石碑,石碑上刻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警世名言。”

“臣还请陛下,于各地卫所设置岳武穆之神位。”

罗通这是让全军拜祭岳飞,而不是让黑白两道都拜关老爷。

说军纪严明,岳家军可是在历史上数一数二。

祭拜岳飞,也是树立一个榜样。

“准!”

面对罗通的请求,朱祁钰当然不会拒绝。

若是明军能像岳家军之军纪严明、训练有素,那么朱祁钰只会含笑不语。

“尔等都是世受皇恩,朕可以同尔等共富贵,但是决不允许你们动摇我大明根基,更不允许你们被百姓视为洪水猛兽。”

“之前有过不法之事的,自己记录后呈送军法司备案。”

“不法所得,自己主动上交国库。”

朱祁钰也知道法不责众,他也是给了武将们一次机会。

毕竟明军将领的歪风邪气,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朱祁钰就是要告诉这些将领们,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大明景泰元年,就是朱祁钰设置的一道时间线。

之前只要不是罪恶滔天,朱祁钰都可以原谅。

要是再有不知死活的,那么朱祁钰就会绝不宽恕。

“若是还有执迷不悟者,朕就会动用太祖当年之手段。”

“当年有一個将领贪墨了士卒的粮饷,太祖既没有责罚他,也没有剥夺他的官职。”

“太祖只是让那个贪腐的将领,手持刀剑和士卒们当众对决。”

“太祖有言,那将领若是能够支撑一刻钟,就对其进行赦免。”

“然而还不到一刻钟的一半,那将领就被士卒乱刀分尸!”

朱祁钰发现,用太祖太宗的名义来压制大臣们,这一招屡试不爽。

而且朱祁钰之所以说出这一件陈年往事,就是为了让将领们知道贪污腐败的后果。

还有就是,朱祁钰借着被士卒分尸那个将领的故事,打消了了如今士卒对于将领的畏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