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激动的魏大元,
李国雄微微一笑,对级送来的奖励毫不惊讶。
笔记中可是超越当前这个时代的技术啊!
如果这都不能引起国家重视,那李国雄真的无话可说了。
工业是强国之本!
这是近两个世纪来,无数人用生命验证出的真理!
李国雄面不改色,从容不迫的走向杨厂长的办公室。
魏大元却主动退了半步,跟在后面。
这就是王霸威严的效果。
哪怕魏大元是一车间的车间主任,是科级干部!
而李国雄现在只是质检科干事,普通的科员。
虽然有着等级的差距,但是魏大元面对李国雄,仍然主动退让,以李国雄为主。
来到杨厂长办公室后。
李国雄见到了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戴着一副黑框眼睛,身形消瘦,皮肤蜡黄,唯独那双眼睛,透露着精光。
“李国雄同志,你好,我是周如诚,是工业部派来的。”
“你好,周如诚同志。”李国雄伸出手,与之握手。
“哈哈,国雄,如诚同志可了不得,是华清大学毕业的,从事工科研究,现在就职于研究院,你们都是年轻人,可以好好交流交流。”杨厂长说道。
“好的。”李国雄点点头。
要带着国家走向辉煌,紧靠李国雄一个人是不够的。
李国雄可以是主导者,但是这个国家太大了,
需要无数人配合着李国雄,
而那些有着梦想,一心研究的年轻人,才是李国雄所需要的同行者。
在李国雄关于未来的记忆中,曾经看过一篇讲述60年代冒着敌人的千难万险回国的英雄事迹。
其中就有一位周姓科学家,当然,李国雄可以确定,并不是眼前的周如诚。
如果二者有关系的话,按照周如诚的年龄也只可能是那位周姓科学家的孩子。
正思考间,周如诚开口说话了。
他从背包中拿出一个牛皮纸袋子,沉甸甸的。
其中有一封信,一个证书,还有一个盒子。
“李国雄同志!我代表工业部研究员,向你颁发一等功证书与勋章!”
杨厂长和魏大元大惊。
他们实在没想到,李国雄的功劳竟然这么大。
一等功啊!
如果是在战争中,拼着命,还有可能立下一等功。
可是现在不是战时啊,李国雄的这份功劳竟然得到一等功!
李国雄平静的接过勋章和证书。
这是他应得的,
系统出品、并且来自未来的技术,拿个一等功,还不是轻而易举。
等在拿出五千万吨级锻钢机系列图纸和0.5微米精度轧钢机系列图纸,全世界都将震惊。
周如诚拿出最后一封信,亲手交给李国雄。
“李国雄同志,这是级领导亲手写的,内容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你回去自己看吧。”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周如诚同志。”
随后,
周如诚拒绝杨厂长的接待,火急火燎的赶回研究院。
“国家振兴,靠的就是周如诚这样的人啊。”李国雄感叹。
杨厂长也算是尽忠职守,不过早晚会被时代淘汰。
是杨厂长不够优秀吗?可他关心工人,一心生产,是有优点的。
同时,杨厂长经常举办招待酒席,喜好各地美食,有享受生活的爱好。
李国雄认为,杨厂长是不适合做厂长的,只适合做一个工程师,或者车间主任。
红星轧钢厂想要振兴,想要继续做国内钢铁厂的领头羊。
必须要换厂长。
李国雄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厂长这份责任,他要替代杨厂长,承担起来!
轧钢厂正值技术改革关键时期。
各部门如齿轮般的运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