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江鱼也只是嘻哈着耸了耸肩。

如今他们正进行的是,浮建、广冬、姜息边省委举办的第二期抗日救亡干部训练班学习,

训练班的负责人是敏南特委宣传部副部长黄辉哉,他是从熊国学习回来的,系统学习过马烈主义,理论素养较高,受到堪蓉的钦佩。而陈堪蓉那纯洁高尚的气质和活泼大方的个性,也受到黄辉哉的倾慕,相互之间撒下了爱情的种子。

早在之前陈堪蓉常常暗示杜康,但杜康对其并无男女之情,于是他们最终也只是成了最好的朋友。

杜康还是比较敬佩黄辉哉的,毕竟历史他在堪蓉牺牲后,为纪念心爱的妻子,改名为“黄堪”。并与战友们成立了“堪蓉支队”,坚持抗日自卫武装斗争,而这支游击队活跃在金峰大山,驰骋于汀江之畔,一直战斗到抗战胜利,战斗到新兔国成立。

因此,对陈堪蓉只有好友之情的杜康,还是比较看好这两对鸳鸯的,他们都是英雄。

...

翌年5月份,陈堪蓉受委派,化名“陈蓉”,回到了家乡金峰大山的麒麟下山村。并于培文馆任教,还干起了老本行——宣传委员。并以学校为阵地,建立抗鹤救亡团体,组织抗鹤救亡剧团,开展宣传活动,发动支援前线募捐等活动。还自编自演了许多抗鹤相关的街头剧和舞蹈,并演唱了许多抗鹤歌曲,使金峰地区方圆十里的抗鹤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她不但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教学方面亦是如此。而且为了给妇女们扫盲,她挨家挨户地集结妇女,办起一所妇女夜校。课本也是其自编自印,她的热情带动了各个妇女,于是白天干活的妇女们,晚都来听她讲课。

“阿蓉,你是有学识的人,为啥子不在南洋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偏要回来辛辛苦苦教我们识字?”一名妇女不解道。

“我一人识字何用,只有大家都识字并懂得道理了才有用。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若不识字,就好比眼瞎,处处不便,又容易当受骗......”陈堪蓉苦口婆心道。

而此时,杜康在浮建某山区任教,他和堪蓉的情况也差不大多,建立了一个红色团体,并开展了各种活动。故事会、时事会谈、每日头条、夜校,这些都是杜康设立的,故事会并非是后世的那种小故事,而是与当下相关的故事,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夜校则是为了给村民们扫盲,为之后的时事会谈和每日头条做准备。这两个都是为了让他们熟悉当下的时事,激起大家高昂的抗鹤情绪。

PS:新人新书,求订阅!求打赏!求鲜花!求评论!求收藏!求评价票!求月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