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从她身上没看到落魄,她的面色依旧红润,即使身着布衣也光彩照人。她的生活确实艰苦,甚至连茶水都没得喝,陛下和皇后娘娘莅临,她也只能端上两碗白开水。

但陛下和娘娘喝了,我便知道他们夫妻过关了,之后发生的事印证了我的猜想。

正统十一年的腊月二十五,父亲被陛下召回京城询问盐务,那天父亲壮着胆子恳求陛下,辞去身上巡盐重担。

最终念及父亲病体难支,陛下准许了他的请求,而我也得了驾跟随父亲出宫去了。

三年多没见,父亲比以往消瘦了许多,那垂暮之态看得我很心疼。

之后的日子又安稳下来,父亲被授予了京中闲职,而我则是继续入宫侍读,只是不时可以告假回家看看。

我是公主侍读、我表姐是太子妃、我好姐妹是王妃,所以我在宫里也过得很好,那些宦官宫女们对我很客气。

在宫里的日子,他总是一如既往找到坤宁宫来,找我和湘云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唯独对自己亲妹妹爱答不理,为此公主还多次跟我抱怨。

不得不说,他确实很没皮没脸,而我也恰恰也沦陷其中,待到察觉已是情根深种。

但我确实勇气不够,无法像甄琴那般主动寻爱,所以我跟他走到一起的时间很晚。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之后他去了西北参战,我的生活里便少了他,然后我自然而然的生出了对他的思念,这是除开父亲唯一让我有此感觉的人。

我日日关注着战报,得知他打下一个又一个胜仗,我心里是既高兴又担心,生怕他在战场上受了伤。

好在他平安归来,这让我欣喜若狂,但我不敢表现得太过。

他在京城没待多久,然后又到了北方去巡边,我一如既往在京城等他回来,但没过多久父亲病重,我必须要回金陵去尽孝。

正统十三年六月,我回到了苏州老家,见到了卧病在床的父亲。

父亲的病比我想象中严重的都,彼时可以说是油尽灯枯,我随时都可能会失去他。

即使如此,父亲还总是宽慰我,还在为我终身大事考虑。

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意,却对我的未来更为忧虑,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阻止我。

一段时间后父亲撒手而去,我在苏州变得举目无亲,甚至连治丧之事都难料理。

好在宝姐姐早有安排,让薛家大哥帮忙奔走,才让我不至于太过狼狈。

也是在这段时间,我代替父亲给他认了嗣子林耀,让他传承父亲的香火。

之后我为父亲守孝,其实也是借此避世,并等待着他的到来。

当时他仍在指挥作战,只不过是在遥远的大洋上,所以我还是每天都替他担心。

好在最终,他一如既往那般获得了大胜,携带无上声威返回了金陵。

他来了苏州看我,好巧不巧的是宝玉也来了,然后不出意外的被侍卫拿下,竟是差点被直接打死。

事情捅到他这里,我看出来他的思量,于是出言为宝玉求了情,毕竟我们也是兄妹一场。

之后我被他带回了京,回到了坤宁宫继续做侍读,而他则在为我的事想办法。

最终,他的目的达到了。

正统十五年腊月十八,我被他抬进了襄王府,被正式册封为襄王侧妃,正式成为了他的人。

只可惜没过多久,他就再度出征去了,好在还有宝姐姐一起伴着。

我知道他的谋划很大,所以此前跟宝姐姐闲聊时,没少为府里的麻烦事出谋划策。

如今我做了侧妃,这方面的事就更多了,而宝姐姐也对我越发倚重。

老实说,这王妃就该宝姐姐来做,那些个罢人、杀人、栽赃、陷害、嫁祸的事,我可以出主意但却没那个狠心。

似宝姐姐这般,操持起来如家常便饭,我觉得我干不来那个。

所以我非常感激她,把我保护得很好,没有让我为难。

之后经过长时间的苦日子,他终于成了皇位最有力的继承人,而这时皇后娘娘便过世了,之后便是他们三兄弟互下死手。

正统十七年的中秋之夜,他和宝姐姐进宫赴宴去了,王府之事全都交给我来处置,是我最难熬最担忧最害怕的一天。

好在他们最终安然回来,之后太子和睿王各自失势。

正统十八年十一月初一,他被立为皇太子。

这份荣光,惠及了阖府上下,而我则被加封为太子侧妃,也是在当日我诞下了橉儿,这是他的第五个儿子。

之后日子就安稳了许多,正统二十年秋陛下崩逝,而他顺理成章继承了帝位。

九月初一,是他登基的日子,我和宝姐姐去了奉天殿楼上,见证了整个过程。

现场气象恢宏,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但当他出现,便盖过其他一切景色,仿佛天地间仅有他一人。

此时他身着冕服威严深重,文武群臣内外使臣匍匐在他脚下,而他则脸色古井无波,仿佛已超脱于这万丈红尘。

在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大明向我走来。

他就是大明,大明就是他!

之后便是后宫册封,宝姐姐毫无疑问成了中宫皇后,而我则被加封为贵妃。

转眼来到乾盛元年,头一次主持举行殿试,如何点出状元令他烦忧。

冯渊和宋子瑜,我看出了他属意于谁,于是便以巧言开解与他,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促成这件事,也让我感触极大。

我的父亲也才是探,而这次的事等同我干预了状元人选,这让人头一次感受到了权力的滋味儿。

老实说那种感觉有奇妙,但我并未于深陷其中,因为我知道那不会有好结果。

我还是情愿安稳些,让儿子平安长大成人,别的事便不敢再多想。

只可惜我想安稳,其他人却未必,比如我的娘家人。

林家自从林耀接手后,每逢年节都会派人来向我道贺,但从来不跟我提帮忙的事,这原本让我很安心,可事实非如此。

我是贵妃,说句不太谦虚的话,后宫除皇后便属我最尊贵,林家根本不需要我亲自出手,只仰仗我的名号就能做许多事。

乾盛五年,都察院清查土地兼并,林家和薛家大举买田的事被捅出,我才知道他们手伸得有多长。

当地官员对林家大开方便之门,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跟林耀称兄道弟,所以林家兼并土地非常容易。

林家如此,薛家就更不用说了,但他们到底兼并了多少土地,查出来是一个三千亩一个五千亩。

这是查出来的数字,但我总觉得不该这么少,但我知道陛下有自己的考量,所以也没看多过问此事。

但我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遣人传话给了林耀,告知他若再不安分守己,我必将褫夺他的一切,这于我而言是很简单的事。

老实说,我极少动用自己的权力,为了保护林家才不得不如此,我只盼望林家能明白我的苦心。

对于此事,宝姐姐的处置要严厉许多,先是祈求陛下将薛家降为子爵,然后将其所兼并五千亩土地,分与泗州等地的流民。

之后日子可算安定下来,而橉儿也一天天长大了。

橉儿是个聪明孩子,平日里极少让我操心,只不过他的兴趣比较怪异,对钻研土木器械之格外上心。

我对皇位并无想法,所以他只要不害人,他喜欢什么我都未曾干预,所以他确实过得很快乐。

而宝姐姐可就没这般幸运,她的几个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斗得不亦乐乎,多数时间我见她都是愁眉苦脸。

乾盛八年,我为陛下诞下一个女儿,陛下给她起名朱娴悦。

年幼时还看不出,待悦儿大了些我才发现她跟橉儿截然不同,所以很多时候都不让我省心。

皇后想要女儿却求而不得,于是便对悦儿视如己出,把她可谓是宠上了天,我真的是很难管束得住她。

好在悦儿虽顽皮,但品性却不坏,所以我虽生了不少气,但也没有真正为他忧愁。

好在我的儿子,每每总能捣鼓出一些新奇玩意儿,让我和陛下称赞有加。

好在我的一双儿女,都快快乐乐的成长着,没有因为身外之事而劳心忧心,这便是我最大的幸运。

好在我与陛下,始终琴瑟相和,情谊历久弥深……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